“以人為食殺為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以人為食殺為戲”全詩
信有亡身一言盡,獨能遺臭萬人傳。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碓磨寨》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碓磨寨》是宋代詩人陳師道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生吃人肉為娛樂、以殺人為游戲的殘忍行為為題材,表達了對人性的深刻觸動和對道德淪喪的憤怒。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碓磨寨
碓磨寨,一個人吃人的地方,
自古以來無人聞知,
你卻是第一個先知。
雖然你以亡身為樂句句誠信,
卻只能留下臭名傳頌。
這首詩詞以一種諷刺的口吻描繪了一個殘酷的場景——碓磨寨。這個地方以生吃人肉為樂,將殺戮當作游戲,展現了人性的丑陋面。作者通過對這種惡行的揭示,對人性的墮落和道德淪喪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憤怒。
詩中的"碓磨寨"象征著邪惡與黑暗的存在,它是一個集中了人性丑惡的象征性地方。"自古以來無人聞知"表明這種邪惡行為在歷史上鮮為人知,這與世間的善良與正直形成鮮明對比。
作者以一種坦率而直接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這種殘忍行為的憤怒與反思。他提到那些以亡身為樂的人,強調他們所堅信的只有這一種死法,卻只能留下臭名傳頌。這里的"亡身一言盡"暗示著這些人因為自己的邪惡行徑而走向了毀滅,他們的名聲也因此不朽。
整首詩詞以其刻畫生動的場景和對人性的深刻思考而引人深省。通過對殘忍行為的揭示,作者反思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以期喚起讀者對邪惡的警醒,并呼吁追求善良與正義的理念。
“以人為食殺為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mó zhài
碓磨寨
yǐ rén wéi shí shā wèi xì, zì xī wú wén ěr suǒ xiān.
以人為食殺為戲,自昔無聞爾所先。
xìn yǒu wáng shēn yī yán jǐn, dú néng yí chòu wàn rén chuán.
信有亡身一言盡,獨能遺臭萬人傳。
“以人為食殺為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