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溝寒餅不下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漁溝寒餅不下箸”全詩
漁溝寒餅不下箸,推柂轉頭更五夜。
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霧連野。
平淮一夢三十里,有日無風神所借。
似憐憂患滿人間,百孔千瘡容一罅。
文章末技將自效,語不驚人神可嚇。
子女玉帛君所余,寄聲白鳥煩多謝。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出清口》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清口》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山東農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譯文:
家世山東飽耕稼,
晚托一舟順流下。
漁溝寒餅不下箸,
推柂轉頭更五夜。
平明放溜出清口,
霜落潮回霧連野。
平淮一夢三十里,
有日無風神所借。
似憐憂患滿人間,
百孔千瘡容一罅。
文章末技將自效,
語不驚人神可嚇。
子女玉帛君所余,
寄聲白鳥煩多謝。
詩意和賞析:
《出清口》描繪了一個山東農民的生活景象,展現了他在艱辛的生活環境中所面臨的困境和無奈。詩中的主人公晚上將農作物裝上船只,順流而下,期待能夠換取更好的生活。然而,他的晚飯只有寒餅,因為漁溝沒有魚可捕。他辛勤勞作,付出了很多,但收獲卻微乎其微。
清晨,他放下船篙,離開出清口,眺望著遠處的霧氣彌漫的田野,感嘆著霜落潮回的景象。這里的平淮指的是平原和淮河,一夢三十里則是指他追求更好生活的夢想。然而,他的期望往往只是一場空想,因為他所依賴的自然力量并不總是支持他。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他認為人們的生活充滿著憂患,就像千瘡百孔一樣,只是有時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點微小的裂縫。作者認為,他的文字和技巧已經無法再得到認可和贊賞,因為他的言辭已經不能震撼人心。他將自己的心聲寄托在一只白鳥上,感激那只鳥傳達了他的聲音,但又感到煩惱,覺得自己多余地給鳥帶來了麻煩。
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農民階層的關注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他通過描繪一個普通農民的生活場景,抒發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體現了他對人生的感慨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索。整首詩以樸素而真實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社會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漁溝寒餅不下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īng kǒu
出清口
jiā shì shān dōng bǎo gēng jià, wǎn tuō yī zhōu shùn liú xià.
家世山東飽耕稼,晚托一舟順流下。
yú gōu hán bǐng bù xià zhù, tuī yí zhuǎn tóu gèng wǔ yè.
漁溝寒餅不下箸,推柂轉頭更五夜。
píng míng fàng liū chū qīng kǒu, shuāng luò cháo huí wù lián yě.
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霧連野。
píng huái yī mèng sān shí lǐ, yǒu rì wú fēng shén suǒ jiè.
平淮一夢三十里,有日無風神所借。
shì lián yōu huàn mǎn rén jiān,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róng yī xià.
似憐憂患滿人間,百孔千瘡容一罅。
wén zhāng mò jì jiāng zì xiào, yǔ bù jīng rén shén kě xià.
文章末技將自效,語不驚人神可嚇。
zǐ nǚ yù bó jūn suǒ yú, jì shēng bái niǎo fán duō xiè.
子女玉帛君所余,寄聲白鳥煩多謝。
“漁溝寒餅不下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