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抱出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乳母抱出門”全詩
生來歲未周,奄然卻歸無。
裸送不以衣,瘞埋于中衢。
乳母抱出門,所生亦隨呼。
嬰孩無哭儀,禮經不可逾。
親戚相問時,抑悲空嘆吁。
襁褓在舊床,每見立踟躕。
靜思益傷情,畏老為獨夫。
分類: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悼孩子》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孩子》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悼念亡兒的詩。詩人描述了自己年紀稍長才生了一個兒子,然而孩子還沒滿周歲就不幸去世了。詩人將孩子裸體送葬,埋葬在街中央。每次看到孩子的搖籃,詩人都無法忍受自己的悲傷,靜思時更感傷情。他擔心自己的年老會變得自私而忘記孩子。
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哀傷和思考。雖然詩人沒有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悲痛,但通過詩中的細節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詩中的“裸送不以衣”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兒子逝去的悲傷,并展現了古代的葬禮習俗。而“瘞埋于中衢”一句,則暗示孩子埋葬在繁華熱鬧的街道中央,也許是為了讓來往的人們記住孩子的存在,或者是表達詩人對孩子的寄托。
全詩以平實的語言和節奏,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深思念和痛苦的哀傷。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讀者可以真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創傷和對親情的珍視。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孩子的深深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展現了悲傷、憂慮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乳母抱出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hái zi
悼孩子
nián zhǎng shǐ yī nán, xīn yì pō zì yú.
年長始一男,心亦頗自娛。
shēng lái suì wèi zhōu, yǎn rán què guī wú.
生來歲未周,奄然卻歸無。
luǒ sòng bù yǐ yī, yì mái yú zhōng qú.
裸送不以衣,瘞埋于中衢。
rǔ mǔ bào chū mén, suǒ shēng yì suí hū.
乳母抱出門,所生亦隨呼。
yīng hái wú kū yí, lǐ jīng bù kě yú.
嬰孩無哭儀,禮經不可逾。
qīn qī xiāng wèn shí, yì bēi kōng tàn xū.
親戚相問時,抑悲空嘆吁。
qiǎng bǎo zài jiù chuáng, měi jiàn lì chí chú.
襁褓在舊床,每見立踟躕。
jìng sī yì shāng qíng, wèi lǎo wèi dú fū.
靜思益傷情,畏老為獨夫。
“乳母抱出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