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新涼取次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敢把新涼取次過”全詩
帶江黃幟有蹻跖,舉國白頭無絳何。
為我忠謀能有幾,匪人阿比敢言他。
手攀荊葛藤蘿近,敢把新涼取次過。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和二兄書事三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二兄書事三首》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少看書恥未多,
壯心今歲沛中歌。
帶江黃幟有蹻跖,
舉國白頭無絳何。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年少時對讀書的渴望,以及他在壯年時的豪情壯志。他帶著黃色的旗幟出征江南,展示自己的英勇氣概,但是他卻看到了許多年紀已經老邁的人卻沒有機會享受到功績帶來的榮耀。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年少和壯年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在不同階段的心境和思考。年少時,他對自己的讀書不夠努力感到羞恥,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追求知識。而到了壯年,他的壯志豪情令他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江南的戰事中,帶著黃色的旗幟象征著他的英勇和決心。然而,他在旅途中卻看到了許多年紀已經老邁的人,他們沒有機會參與這場戰爭,無法享受到勝利帶來的榮耀。這種對比凸顯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生命的珍惜和對自己所做選擇的思考。
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帶江黃幟”和“舉國白頭”,通過描繪詩人遠行的場景和老年人的形象,加深了詩意的表達。同時,最后兩句“手攀荊葛藤蘿近,敢把新涼取次過”的意境描寫了詩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對新鮮事物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詩人的人生經歷和對生命的思考,通過對年少和壯年的對比,以及對老年人的描繪,傳遞了一種對生命短暫和充實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敢把新涼取次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èr xiōng shū shì sān shǒu
和二兄書事三首
nián shào kàn shū chǐ wèi duō, zhuàng xīn jīn suì pèi zhōng gē.
年少看書恥未多,壯心今歲沛中歌。
dài jiāng huáng zhì yǒu juē zhí, jǔ guó bái tóu wú jiàng hé.
帶江黃幟有蹻跖,舉國白頭無絳何。
wèi wǒ zhōng móu néng yǒu jǐ, fěi rén ē bǐ gǎn yán tā.
為我忠謀能有幾,匪人阿比敢言他。
shǒu pān jīng gé téng luó jìn, gǎn bǎ xīn liáng qǔ cì guò.
手攀荊葛藤蘿近,敢把新涼取次過。
“敢把新涼取次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