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絺綌傲孤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絺綌傲孤裘”全詩
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
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君氣久已浩,君志復何求。
長期以來,您的氣度已經廣闊,您的志向又有何求?
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與您同聲相和已久,一見到您,所有的憂愁都忘懷。
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
我居住的地方雖然貧瘠,但我自豪地穿著粗布衣裳。
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您的德行之輝煌可供人欣賞,您的仁德可以安撫九州。
這首詩詞以贊美陳師道的居所為主題,表達了對他高尚氣質和崇高志向的贊揚。詩人通過描繪陳師道的氣度和志向,展示了他的風采和魅力。詩中的"君氣久已浩"和"君志復何求"表達了陳師道的胸懷廣闊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表明陳師道的聲望和影響力,他的存在可以使人忘卻一切煩惱。"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描繪了陳師道生活儉樸的形象,但他的德行和品質卻超越了物質的貧富。最后兩句"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表達了陳師道的仁德之光照耀著眾人,他的德行可以安撫整個九州大地。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陳師道的欽佩和贊美,通過對他的人格魅力和追求卓越的描述,展現了他作為一位學者的高尚品質和影響力。整首詩詞情感平和,行文流暢,表達了對高尚人格和追求卓越的贊美,同時也體現了宋代士人對于德行和志向的重視。
“絺綌傲孤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ú zhì shū yuàn shī sì shǒu chén shī dào lǚ cháng zhī suǒ jū yě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jūn qì jiǔ yǐ hào, jūn zhì fù hé qiú.
君氣久已浩,君志復何求。
tóng shēng jiǔ jué hé, yī jiàn wàng bǎi yōu.
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lí huò bǐ gāo liáng, chī xì ào gū qiú.
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
dé huī xià kě lǎn, ān yòng xiáng jiǔ zhōu.
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絺綌傲孤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