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壑藏舟今孰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壑藏舟今孰在”全詩
太沖早擅三都賦,叔度難量萬頃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駒過隙事堪悲。
南園從此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呂朝散挽詩二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朝散挽詩二首》是李廌在宋代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金馬玉堂高步宜,
中年遂與水云期。
太沖早擅三都賦,
叔度難量萬頃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
白駒過隙事堪悲。
南園從此無行跡,
老檜高松知未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李廌的人生階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以金馬玉堂、水云期等形象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中年時光的美好和如詩如畫的境界。太沖、叔度等人物名字則代表了文學才華和學識淵博。然而,時間的流逝讓人不禁感到惋惜和悲傷,揭示了人生短暫和歲月無情的主題。最后,作者提到南園的行跡已逝,老檜高松的知者已不可得知,暗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事的變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光的感慨。金馬玉堂、水云期等形象的描繪,營造出一幅優美的畫面,表達了中年時光的美好和境界的高遠。太沖、叔度的提及則突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學識。然而,詩中的夜壑藏舟、白駒過隙等意象,以及最后的南園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傳遞了對時光流逝的憂傷和對生命短暫的領悟。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深沉而留韻的感受。
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人生感悟,也觸及了人們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共同體驗。它提醒人們珍惜當下,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并在短暫的人生中追求內心的高遠和境界的美好。
“夜壑藏舟今孰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cháo sàn wǎn shī èr shǒu
呂朝散挽詩二首
jīn mǎ yù táng gāo bù yí, zhōng nián suì yǔ shuǐ yún qī.
金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與水云期。
tài chòng zǎo shàn sān dōu fù, shū dù nán liàng wàn qǐng bēi.
太沖早擅三都賦,叔度難量萬頃陂。
yè hè cáng zhōu jīn shú zài, bái jū guò xì shì kān bēi.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駒過隙事堪悲。
nán yuán cóng cǐ wú xíng jī, lǎo guì gāo sōng zhī wèi zhī.
南園從此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
“夜壑藏舟今孰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