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偃戈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見偃戈時”全詩
山川引行陣,蕃漢列旌旗。
轉戰疲兵少,孤城外救遲。
邊人逢圣代,不見偃戈時。
微雪軍將出,吹笳天未明。
觀兵登古戍,斬將對雙旌。
分陣瞻山勢,潛兵制馬鳴。
如今青史上,已有滅胡名。
單于驕愛獵,放火到軍城。
乘月調新馬,防秋置遠營。
空山朱戟影,寒磧鐵衣聲。
度水逢胡說,沙陰有伏兵。
分類: 出塞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出塞》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塞》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戰爭為主題,描繪了邊塞戰爭的壯麗場景和英雄氣概,表達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蔥嶺秋塵起,
山嶺的秋天,煙塵四起,
全軍取月支。
全軍齊心協力,攻打敵軍的月支。
山川引行陣,
山川為我們引路,
蕃漢列旌旗。
各族和漢人排列在一起,旗幟飄揚。
轉戰疲兵少,
長時間轉戰,疲憊士兵日漸減少,
孤城外救遲。
孤立的城池外援軍來得不及。
邊人逢圣代,
邊塞的人們迎來了圣明的時代,
不見偃戈時。
可惜沒有看到停戰的時候。
微雪軍將出,
微小的雪花中軍隊出動,
吹笳天未明。
吹著號角,天還未亮。
觀兵登古戍,
登上古戍觀望前方軍隊,
斬將對雙旌。
斬殺敵將,雙旗獵獵。
分陣瞻山勢,
分陣布陣,眺望山勢,
潛兵制馬鳴。
隱藏了部隊,靜待敵馬嘶鳴。
如今青史上,
到今天的史書中,
已有滅胡名。
已經載入史冊中,有了消滅匈奴的名字。
單于驕愛獵,
匈奴單于傲慢喜好狩獵,
放火到軍城。
放火攻打我軍駐地。
乘月調新馬,
趁著月色調動新的戰馬,
防秋置遠營。
以防備秋天,并遠設置軍營。
空山朱戟影,
空山中紅色戰旗的影子,
寒磧鐵衣聲。
寒冷的沙漠中鐵甲的聲音。
度水逢胡說,
渡過水源,遇到匈奴的談話,
沙陰有伏兵。
沙地背陰有潛伏的敵兵。
詩意和賞析:《出塞》描繪了一幅邊塞戰爭的壯麗畫面,展示了我軍英勇奮戰的場景。詩詞以詩人親身經驗為背景,描繪了士兵們勇往直前, 即使出發較晚卻仍然堅決迎擊敵人;描繪了士兵們在嚴寒的沙漠中沖鋒陷陣,忍受著寒冷與疲勞;描繪了戰斗中的英勇士兵戰勝敵人,安全返回;同時,他還揭示了時代的局限,戰爭給邊塞帶來的不安寧以及戰略上的智慧。整首詩詞既抒發了詩人對于戰爭的憂慮和對士兵們的敬佩,也表達了他對于邊塞和國家前途的關切。通過鮮明的形象和獨到的描繪手法,《出塞》展示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壯麗,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不見偃戈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ài
出塞
cōng lǐng qiū chén qǐ, quán jūn qǔ yuè zhī.
蔥嶺秋塵起,全軍取月支。
shān chuān yǐn xíng zhèn, fān hàn liè jīng qí.
山川引行陣,蕃漢列旌旗。
zhuǎn zhàn pí bīng shǎo, gū chéng wài jiù chí.
轉戰疲兵少,孤城外救遲。
biān rén féng shèng dài, bú jiàn yǎn gē shí.
邊人逢圣代,不見偃戈時。
wēi xuě jūn jiāng chū, chuī jiā tiān wèi míng.
微雪軍將出,吹笳天未明。
guān bīng dēng gǔ shù, zhǎn jiāng duì shuāng jīng.
觀兵登古戍,斬將對雙旌。
fēn zhèn zhān shān shì, qián bīng zhì mǎ míng.
分陣瞻山勢,潛兵制馬鳴。
rú jīn qīng shǐ shàng, yǐ yǒu miè hú míng.
如今青史上,已有滅胡名。
chán yú jiāo ài liè, fàng huǒ dào jūn chéng.
單于驕愛獵,放火到軍城。
chéng yuè diào xīn mǎ, fáng qiū zhì yuǎn yíng.
乘月調新馬,防秋置遠營。
kōng shān zhū jǐ yǐng, hán qì tiě yī shēng.
空山朱戟影,寒磧鐵衣聲。
dù shuǐ féng hú shuō, shā yīn yǒu fú bīng.
度水逢胡說,沙陰有伏兵。
“不見偃戈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