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未就我懷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砂未就我懷慚”全詩
聞君載酒訪狂客,把酒為君當劇談。
上國分攜今已久,丹砂未就我懷慚。
六蜚駕馭須天馬,吾恐驊騮備兩驂。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和人寄寇昌朝韻》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人寄寇昌朝韻》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久料騰驤空冀北,如何留滯困周南。
長期期待著駿馬騰空飛馳于冀北,如何能安心困留在周南之地。
詩中以北方的冀北和南方的周南作為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他渴望回到北方的故鄉,感嘆自己為何停留在南方。
聞君載酒訪狂客,把酒為君當劇談。
聽說你帶著酒來拜訪狂放的客人,我愿以酒作為你們暢談的主題。
詩人聽說朋友帶著酒來拜訪他的狂放之友,表示愿意為他們提供暢談的場所。
上國分攜今已久,丹砂未就我懷慚。
離開國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沒有完成理想,我感到慚愧。
詩人離開國家已經很久,但卻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對此感到自責和羞愧。
六蜚駕馭須天馬,吾恐驊騮備兩驂。
六匹馬只有天馬才能駕馭,我擔心紅馬和黑馬都不如兩匹驂馬。
這兩句詩中使用了馬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他認為只有天馬才能駕馭六匹馬,而他擔心自己的才能不如兩匹普通的驂馬。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自責之情。他渴望回到北方的故鄉,對自己未能實現理想感到慚愧。通過馬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不安。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示了李廌獨特的詩人才華。
“丹砂未就我懷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rén jì kòu chāng cháo yùn
和人寄寇昌朝韻
jiǔ liào téng xiāng kōng jì běi, rú hé liú zhì kùn zhōu nán.
久料騰驤空冀北,如何留滯困周南。
wén jūn zài jiǔ fǎng kuáng kè, bǎ jiǔ wèi jūn dāng jù tán.
聞君載酒訪狂客,把酒為君當劇談。
shàng guó fēn xié jīn yǐ jiǔ, dān shā wèi jiù wǒ huái cán.
上國分攜今已久,丹砂未就我懷慚。
liù fēi jià yù xū tiān mǎ, wú kǒng huá liú bèi liǎng cān.
六蜚駕馭須天馬,吾恐驊騮備兩驂。
“丹砂未就我懷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