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嗟彼有釜中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敢嗟彼有釜中憂”全詩
既亦非知梁上樂,敢嗟彼有釜中憂。
漢江水濁斑衣獺,楚岸煙深雪色鷗。
未作金鰲莫驚惕,月澄清海漫如鉤。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和楊元忠主簿觀魚》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楊元忠主簿觀魚》是宋代詩人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觀賞魚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感慨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輕瀾沔滿帶維舟,
新雨群魚藻際浮。
既亦非知梁上樂,
敢嗟彼有釜中憂。
漢江水濁斑衣獺,
楚岸煙深雪色鷗。
未作金鰲莫驚惕,
月澄清海漫如鉤。
中文譯文:
微波蕩漾的大河上,船只行駛在水面上。
新雨洗滌著,魚群在水草間游動。
雖然不是享受高官厚祿的人,但是也敢嘆息那些在官場中有憂愁的人。
漢江水混濁,有斑紋的獺充斥其中,
楚岸的煙霧濃重,白色的鷗鳥翱翔其中。
如果你還沒有成為金鰲(指高官顯貴),就不要驚慌,
因為月亮澄凈,海水遼闊,如同一把彎曲的鉤。
詩意和賞析:
《和楊元忠主簿觀魚》以觀賞魚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比不同人生境遇,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感慨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詩中,詩人以船只在微波蕩漾的大河上行駛為開篇,形象地描繪出水面的輕波和波紋,給人以寧靜和和諧的感受。接著,詩人用新雨洗滌的形象來描繪水中的魚群,表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魚群在水草間自由自在地游動,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和諧共存。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身份與那些在官場中有憂愁的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詩人自稱不是享受高官厚祿的人,但仍然敢于嘆息那些有憂愁的人。這里,詩人既對官場中權利和壓力的感慨,也對人生中各種困擾和煩惱的深切體悟進行了抒發。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描繪了漢江和楚岸的景色。漢江水渾濁,有斑紋的獺在其中,象征著世俗的紛擾和浮躁;而楚岸的煙霧濃重,白色的鷗鳥在其中翱翔,呈現出一幅幽靜而祥和的自然景象。這種對比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純凈與寧靜,同時也凸顯了人世間的喧囂和煩惱。
最后兩句以月澄清的月亮和遼闊的海水作為結尾,給人以寧靜和廣闊的感覺。月亮澄凈如鉤,海水遼闊無邊,詩人以此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寧靜、廣闊境界的向往。
整首詩以觀魚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現實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社會現狀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映照出人類的喜怒哀樂,傳達出詩人對于內心世界和外在環境的深刻感知。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述,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細膩感受,同時融入了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可以從中汲取對人生、社會和自然的思考和啟示。
“敢嗟彼有釜中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áng yuán zhōng zhǔ bù guān yú
和楊元忠主簿觀魚
qīng lán miǎn mǎn dài wéi zhōu, xīn yǔ qún yú zǎo jì fú.
輕瀾沔滿帶維舟,新雨群魚藻際浮。
jì yì fēi zhī liáng shàng lè, gǎn jiē bǐ yǒu fǔ zhōng yōu.
既亦非知梁上樂,敢嗟彼有釜中憂。
hàn jiāng shuǐ zhuó bān yī tǎ, chǔ àn yān shēn xuě sè ōu.
漢江水濁斑衣獺,楚岸煙深雪色鷗。
wèi zuò jīn áo mò jīng tì, yuè chéng qīng hǎi màn rú gōu.
未作金鰲莫驚惕,月澄清海漫如鉤。
“敢嗟彼有釜中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