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自紛紛相我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渠自紛紛相我爾”全詩
形若槁木心死灰,東郭子綦初隱幾。
明珠走盤丸走坂,性不遷遷常止止。
蚍蜉戰聲如雷霆,渠自紛紛相我爾。
達人大觀觀萬有,區中狹隘真一瞇。
磨堅涅白自古然,不必飲牛憎洗耳。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秦覯少章寄寂齋》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秦覯少章寄寂齋》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臣門如市心如水,
漢宮解識尚書履。
形若槁木心死灰,
東郭子綦初隱幾。
明珠走盤丸走坂,
性不遷遷常止止。
蚍蜉戰聲如雷霆,
渠自紛紛相我爾。
達人大觀觀萬有,
區中狹隘真一瞇。
磨堅涅白自古然,
不必飲牛憎洗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寄托情懷的方式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觸動。詩人以自己為視角,通過描繪身處朝廷的境遇,表達了對權謀和虛偽的厭惡。
第一句“臣門如市心如水”,形象地展現了朝廷的喧囂和權力的紛爭,而詩人則以一顆平靜如水的心態面對這一切。第二句“漢宮解識尚書履”,尚書是朝廷官員的代稱,詩人認為了解尚書的行徑就能看透朝廷的虛偽和權謀。
接下來的兩句“形若槁木心死灰,東郭子綦初隱幾”,形容詩人自己的狀態。他感嘆自己的心境如同枯木一般死灰般冷漠,仿佛東郭子綦那樣初次隱退時的心境。
接著的兩句“明珠走盤丸走坂,性不遷遷常止止”,表達了詩人對權力追逐的厭倦和對沉浸在權謀中的人們的嘲諷。他認為這種追逐是毫無意義的,只能在一個個坡道上奔波,卻無法真正改變自己的本性。
“蚍蜉戰聲如雷霆,渠自紛紛相我爾”這兩句意味深長,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爭斗的看法。他認為那些微不足道的爭斗聲音猶如雷霆般轟鳴,但實際上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蚍蜉在彼此爭斗,對整個世界并無真正的影響。
“達人大觀觀萬有,區中狹隘真一瞇”這兩句反映了詩人對于有智慧的人應有的境界和眼光。他認為真正的達人應該具有廣闊的視野,能夠看到世界的萬象,而不被狹隘的區域所束縛。
最后兩句“磨堅涅白自古然,不必飲牛憎洗耳”是詩人對自己態度的宣言。他認為自己的堅持和純潔不需要通過借助外力來證明,不需要像洗耳一樣去消除對虛偽的厭惡。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憑借鮮明的意象和抒發真情實感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權謀和虛偽的厭惡以及對追求真實和純潔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繪朝廷的喧囂、權謀的虛偽以及詩人內心的平靜和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塵世的洞察和人生的反思。整首詩旨在呼喚人們保持真實、純潔的內心,超越狹隘的利益追求,追尋更高尚的境界。
“渠自紛紛相我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gòu shǎo zhāng jì jì zhāi
秦覯少章寄寂齋
chén mén rú shì xīn rú shuǐ, hàn gōng jiě shí shàng shū lǚ.
臣門如市心如水,漢宮解識尚書履。
xíng ruò gǎo mù xīn sǐ huī, dōng guō zi qí chū yǐn jǐ.
形若槁木心死灰,東郭子綦初隱幾。
míng zhū zǒu pán wán zǒu bǎn, xìng bù qiān qiān cháng zhǐ zhǐ.
明珠走盤丸走坂,性不遷遷常止止。
pí fú zhàn shēng rú léi tíng, qú zì fēn fēn xiāng wǒ ěr.
蚍蜉戰聲如雷霆,渠自紛紛相我爾。
dá rén dà guān guān wàn yǒu, qū zhōng xiá ài zhēn yī mī.
達人大觀觀萬有,區中狹隘真一瞇。
mó jiān niè bái zì gǔ rán, bù bì yǐn niú zēng xǐ ěr.
磨堅涅白自古然,不必飲牛憎洗耳。
“渠自紛紛相我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