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欲作重重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前欲作重重結”全詩
花前欲作重重結,系定春光不放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飲襄陽沈氏家醉題侍兒小瑩裙帶》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飲襄陽沈氏家醉題侍兒小瑩裙帶》
【中文譯文】
飲酒于襄陽沈氏家,陶醉之際,題寫了侍兒小瑩的裙帶。裙帶如旋轉的剪裁,散發著香氣,垂落在地,色彩嬌紅嫩綠,仿佛寫成了珠璣的詩章。我想將裙帶結成重重的花環,固定住春光的美好,讓它永不離去。
【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襄陽沈氏家飲酒的場景,并以此為契機,抒發了對侍兒小瑩的情感。詩中以裙帶作為表達對象,通過形容其旋剪、香羅、嬌紅嫩綠等特點,將裙帶的美麗與華麗的藝術形象相結合,突出了作者對小瑩的贊美之情。
詩中的"重重結"表達了作者想將裙帶系成一串串花環的愿望,希望固定住春光的美好,讓它永遠駐留。這種意象的運用,寓意著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并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不舍與希冀。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展現了作者對裙帶和小瑩的細膩觀察和情感表達。通過對細節的描繪,使詩意更加深遠,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對美的獨特審美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婉約清新的語言,以物寫人,以景寫情,將作者的情感融入到對裙帶的描繪之中,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具有一定的藝術和情感價值。
“花前欲作重重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xiāng yáng shěn shì jiā zuì tí shì ér xiǎo yíng qún dài
飲襄陽沈氏家醉題侍兒小瑩裙帶
xuán jiǎn xiāng luó liè dì chuí, jiāo hóng nèn lǜ xiě zhū jī.
旋剪香羅列地垂,嬌紅嫩綠寫珠璣。
huā qián yù zuò chóng chóng jié, xì dìng chūn guāng bù fàng guī.
花前欲作重重結,系定春光不放歸。
“花前欲作重重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