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識大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命識大憂”全詩
知命識大憂,嗣世宅已壞。
不閱父母邦,遑及為蒯瞶。
依仁罕言利,執禮不語怪。
污墁泥中轍,脂牽速遄邁。
難乎其有恒,取善僅餔饋。
茍非言抑揚,大道或幾賣。
峽有食象蛇,常苦螻蟻嘬。
昭昭神禹功,鑿水疏九派。
刊隨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志士每喪元,時靡可究屆。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和錢之道》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錢之道》是宋代李廌所作的一首詩詞。在分析這首詩詞之前,我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信息和作者的特點。李廌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他的作品以政治與社會批判為主題,表達了對時局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憂慮。現在我們來分析《和錢之道》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和錢之道》的中文譯文:
仲尼圣之時,豈蔽不恭隘。
知命識大憂,嗣世宅已壞。
不閱父母邦,遑及為蒯瞶。
依仁罕言利,執禮不語怪。
污墁泥中轍,脂牽速遄邁。
難乎其有恒,取善僅餔饋。
茍非言抑揚,大道或幾賣。
峽有食象蛇,常苦螻蟻嘬。
昭昭神禹功,鑿水疏九派。
刊隨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志士每喪元,時靡可究屆。
詩意和賞析:
《和錢之道》表達了李廌對于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對時代局勢的思考。詩中以孔子(仲尼)為引子,探討了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和道德原則之間的掙扎。詩中提到的父母邦、蒯瞶等人物,代表了傳統道德和價值觀念,而言利、執禮等則象征了功利主義和形式主義。
詩詞以生動的比喻和形象描寫展示了社會的現狀和人們的處境。詩中的“污墁泥中轍”、“脂牽速遄邁”等描寫了社會的險惡和浮躁,人們在這種環境中難以保持恒定的美德和善行。詩人通過描繪象征性的蛇和螻蟻的形象,強調了志士們在逆境中的困苦和無奈。
最后兩句“昭昭神禹功,鑿水疏九派。刊隨神明疲,新水螭蜃快。”則表達了對于歷史功業的贊頌和對于新時代的期待。神禹鑿通九州的功績被用來比喻偉大的事業,而新水螭蜃則象征著新的希望和變革。
總體來說,李廌在《和錢之道》中以犀利的語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對人性的反思,展示了對于道德淪喪和功利主義的憂慮,并對于追求真善美的人們表達了敬意和鼓勵。
“知命識大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qián zhī dào
和錢之道
zhòng ní shèng zhī shí, qǐ bì bù gōng ài.
仲尼圣之時,豈蔽不恭隘。
zhī mìng shí dà yōu, sì shì zhái yǐ huài.
知命識大憂,嗣世宅已壞。
bù yuè fù mǔ bāng, huáng jí wèi kuǎi guì.
不閱父母邦,遑及為蒯瞶。
yī rén hǎn yán lì, zhí lǐ bù yǔ guài.
依仁罕言利,執禮不語怪。
wū màn ní zhōng zhé, zhī qiān sù chuán mài.
污墁泥中轍,脂牽速遄邁。
nán hū qí yǒu héng, qǔ shàn jǐn bù kuì.
難乎其有恒,取善僅餔饋。
gǒu fēi yán yì yáng, dà dào huò jǐ mài.
茍非言抑揚,大道或幾賣。
xiá yǒu shí xiàng shé, cháng kǔ lóu yǐ chuài.
峽有食象蛇,常苦螻蟻嘬。
zhāo zhāo shén yǔ gōng, záo shuǐ shū jiǔ pài.
昭昭神禹功,鑿水疏九派。
kān suí shén míng pí, xīn shuǐ chī shèn kuài.
刊隨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zhì shì měi sàng yuán, shí mí kě jiū jiè.
志士每喪元,時靡可究屆。
“知命識大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