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光一自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光一自照”全詩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非惡動所戕,未貴靜為完。
百年夜分半,夢想仍妄瞞。
動多靜常少,竟為動所干。
回光一自照,萬事無悲歡。
居士何早達,動境能反觀。
寧為玉在璞,不為珠在盤。
虛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聊持動時想,攝入靜中看。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非惡動所戕,未貴靜為完。
百年夜分半,夢想仍妄瞞。
動多靜常少,竟為動所干。
回光一自照,萬事無悲歡。
居士何早達,動境能反觀。
寧為玉在璞,不為珠在盤。
虛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聊持動時想,攝入靜中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探討了人生中動與靜的關系,表達了作者對靜心觀察、思考和反省的重要性的思考。
詩中提到人生是動物,萬事皆有動的一面。作者認為人體的陰陽之氣塑造了人的生命,賦予了五官。五官各有其治理的職責,但過度治理卻會使其變得殘損。作者認為,不是被動所困擾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寧靜的安寧,而不是被動所害的人才能真正體驗到完整和完美。
詩中描述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的夢想的虛幻。百年的時光過去一半,人的夢想仍然是虛妄的。動態的事物更多,靜態的事物相對較少,最終被動態所消耗。然而,當回顧過去時,人們會發現回憶只是光景,無論是悲傷還是快樂。
詩中提到,真正的智者能夠通過觀察動態的世界來反思自己。寧愿成為未經雕琢的玉石,而不是被放在珠寶盤中的珠寶。虛幻的房間在早晨變得明亮,青色的寶石在傍晚凝結寒冷。作者認為,在忙碌的活動中也應該保持一種思考的狀態,通過思考來感受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動態與靜態之間的關系,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沉思的追求。它提醒人們要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通過觀察和思考來獲得洞察力和智慧。
“回光一自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zhāi shī tí shèng jūn míng zhī shì yě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
rén shēng nǎi dòng wù, wàn shì jiē dòng duān.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
yīn yáng zào huà rǔ, fù rǔ yǐ wǔ guān.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wǔ guān gè zhì zhí, yù zhì dāng yù cán.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fēi kǔ dòng suǒ rǎo, wū zhī jìng wèi ān.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fēi è dòng suǒ qiāng, wèi guì jìng wèi wán.
非惡動所戕,未貴靜為完。
bǎi nián yè fēn bàn, mèng xiǎng réng wàng mán.
百年夜分半,夢想仍妄瞞。
dòng duō jìng cháng shǎo, jìng wèi dòng suǒ gàn.
動多靜常少,竟為動所干。
huí guāng yī zì zhào, wàn shì wú bēi huān.
回光一自照,萬事無悲歡。
jū shì hé zǎo dá, dòng jìng néng fǎn guān.
居士何早達,動境能反觀。
níng wèi yù zài pú, bù wéi zhū zài pán.
寧為玉在璞,不為珠在盤。
xū shì shēng cháo bái, qīng suǒ níng mù hán.
虛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liáo chí dòng shí xiǎng, shè rù jìng zhōng kàn.
聊持動時想,攝入靜中看。
“回光一自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