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隱鎖云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舊隱鎖云扃”全詩
欲知敬遺德,巖以姓為名。
永言配此山,千歲為德星。
雖無猿鶴在,空余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輕冠纓。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種德如古人,養育達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豈其用卿。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盧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盧巖》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盧巖這個地方的景致,并表達了作者對德行和品質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徵君邈已遠,舊隱鎖云扃。
欲知敬遺德,巖以姓為名。
永言配此山,千歲為德星。
雖無猿鶴在,空余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輕冠纓。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種德如古人,養育達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豈其用卿。
詩意和賞析:
《盧巖》這首詩詞主要以描寫自然景觀和表達對德行的追求為主題。盧巖被描繪為一個幽靜的地方,作者遠離喧囂,隱居于此,表現出對清凈自然環境的向往。
詩中提到了"徵君",暗示了征召君主的遠離,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的主題。"舊隱鎖云扃"表明作者曾經在這里隱居過,但已經離開,隱居之地被封閉起來。
詩中提到的"敬遺德"指的是對前人的德行和品質的敬佩和追求。作者以"巖"作為姓氏,意味著將自己與這座山巖相連,希望能與這座山巖一樣永遠地傳承著前人的美德。
"千歲為德星"表達了作者對德行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像千歲一樣,永遠保持美好的品德和作為德行的明星。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雖然沒有猿猴和鶴鳥,但泉水和石頭仍然清澈存在。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追求清凈的心境。
詩的最后幾句描述了作者曾經的生活方式和對古人的崇拜。作者仿效伯夷的居住方式,效法子真的務農,以種德養育人民,追求古人的德行和美德。
最后兩句"惟能抱永正,是豈其用卿"表達了作者希望能擁抱永正的理念,并質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擔當重要的職責。
總的來說,《盧巖》是一首以描繪自然景致和表達對德行追求的詩詞。通過描繪幽靜的山巖和清澈的泉水,以及對古人德行的敬佩,詩人表達了對清凈自然和美德的向往,并對自己的責任和能力進行了思考。
“舊隱鎖云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 yán
盧巖
zhēng jūn miǎo yǐ yuǎn, jiù yǐn suǒ yún jiōng.
徵君邈已遠,舊隱鎖云扃。
yù zhī jìng yí dé, yán yǐ xìng wéi míng.
欲知敬遺德,巖以姓為名。
yǒng yán pèi cǐ shān, qiān suì wèi dé xīng.
永言配此山,千歲為德星。
suī wú yuán hè zài, kòng yú quán shí qīng.
雖無猿鶴在,空余泉石清。
xiǎng xī jū cǐ dì, xiào ào qīng guān yīng.
想昔居此地,笑傲輕冠纓。
rù jū bó yí shì, chū xiào zǐ zhēn gēng.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zhǒng dé rú gǔ rén, yǎng yù dá zhōu jīng.
種德如古人,養育達周京。
wéi néng bào yǒng zhèng, shì qǐ qí yòng qīng.
惟能抱永正,是豈其用卿。
“舊隱鎖云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