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妙人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襄陽妙人物”全詩
襄陽妙人物,我獨憐浩然。
禁中拜天子,布衣可逢年。
一言類觖望,明主乃棄捐。
凄涼鹿門道,舊隱空云煙。
漢水不世情,猶有槎頭鳊。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孟浩然故居》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孟浩然故居》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的故居,表達了作者對孟浩然的景仰和敬佩之情。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餐的羹湯不粘稠,心肺之中貧窮的雕琢。襄陽出現美妙的人物,我獨自欣賞孟浩然。他在禁中拜見天子,平民百姓也可逢年。他的言談舉止高尚充滿遠大志向,明主卻將其拋棄。凄涼的鹿門道,昔日隱居的空云煙。漢水流淌著不同尋常的情懷,依然有著美味的鳊魚。
這首詩通過描繪孟浩然故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孟浩然的欽佩和敬仰之情。詩中提到早餐的羹湯不粘稠,暗喻孟浩然的品行高潔,不受俗世物質的誘惑。描述孟浩然的心肺之中貧窮的雕琢,表達了他的內心世界深邃而純凈。襄陽妙人物的描繪,凸顯了孟浩然在文學界的卓越地位,而作者獨自欣賞孟浩然,則表達了對他的特殊鐘愛。
詩中提到孟浩然能夠在禁中拜見天子,而平民百姓也能夠在特殊時刻受到關照,這展現了孟浩然的政治才能和他為人民謀福祉的品質。然而,明主卻將這樣的人物拋棄,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無奈和對明主的不滿。
最后兩句凄涼的描繪了鹿門道,昔日的隱居之處如今已經荒涼,空云煙消,寄托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而漢水流淌著不世情懷,指的是漢水的歷史沉淀和深遠意義,而依然有美味的槎頭鳊魚,暗示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承傳之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孟浩然故居的描繪,展示了他高尚的品質和為人民謀福祉的才能,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局的無奈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整首詩意蘊含深遠,賦予了孟浩然和他的故居一種歷史和文化的意義。
“襄陽妙人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hào rán gù jū
孟浩然故居
gàn shí gēng bù sǎn, fèi fǔ qióng diāo xī.
旰食羹不糝,肺腑窮雕鑴。
xiāng yáng miào rén wù, wǒ dú lián hào rán.
襄陽妙人物,我獨憐浩然。
jìn zhōng bài tiān zǐ, bù yī kě féng nián.
禁中拜天子,布衣可逢年。
yī yán lèi jué wàng, míng zhǔ nǎi qì juān.
一言類觖望,明主乃棄捐。
qī liáng lù mén dào, jiù yǐn kōng yún yān.
凄涼鹿門道,舊隱空云煙。
hàn shuǐ bù shì qíng, yóu yǒu chá tóu biān.
漢水不世情,猶有槎頭鳊。
“襄陽妙人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