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仞將遂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仞將遂湮”全詩
已喜三士游,況遇金城辛。
洧淵俯龍室,廢臺干白云。
委徑已就荒,九仞將遂湮。
飄然如四鶴,躡屐披荊榛。
北岡翻波濤,南岫列嶙峋。
登臺與佳名,大筆書蒼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
諸公廊廟材,我期茲隱淪。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四逸臺》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逸臺》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異時常獨飲,對月成三人。
在某個時刻,我常常獨自品味美酒,對著月亮仿佛與兩位伴侶共同歡飲。
已喜三士游,況遇金城辛。
我已經歡喜于與三位知音一同游玩,更何況還遇到了金城辛(詩人自稱)。
洧淵俯龍室,廢臺干白云。
四逸臺俯瞰洧淵之深,宛如龍宮殿室,高臺上飄蕩著白云。
委徑已就荒,九仞將遂湮。
曾經通往四逸臺的小徑已經荒廢,九仞高的臺將很快徹底消失。
飄然如四鶴,躡屐披荊榛。
我猶如四只白鷺鳥一般輕盈飄逸,穿過荊棘草叢。
北岡翻波濤,南岫列嶙峋。
北面的山岡波濤洶涌,南面的嶺峰嶙峋挺拔。
登臺與佳名,大筆書蒼珉。
我登上四逸臺,與眾多文人雅士留下了美好的名字,用大筆書寫在充滿蒼茫之氣的石頭上。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
占據著這片清澈的泉水和石頭,坐享著大自然春天的美好。
諸公廊廟材,我期茲隱淪。
各位賢士在朝堂和廟宇中有各自的才華,而我期望在這里隱居并沉浸其中。
《四逸臺》描繪了詩人李廌登上四逸臺,欣賞美景,與知音共飲的情景。通過描寫臺上云霧飄渺、山川起伏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人以自己的隱居心愿來對比那些在政治和宗教場所施展才華的文人雅士,展示了對自然與寧靜的向往與追求。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又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情感與追求。
“九仞將遂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yì tái
四逸臺
yì shí cháng dú yǐn, duì yuè chéng sān rén.
異時常獨飲,對月成三人。
yǐ xǐ sān shì yóu, kuàng yù jīn chéng xīn.
已喜三士游,況遇金城辛。
wěi yuān fǔ lóng shì, fèi tái gàn bái yún.
洧淵俯龍室,廢臺干白云。
wěi jìng yǐ jiù huāng, jiǔ rèn jiāng suì yān.
委徑已就荒,九仞將遂湮。
piāo rán rú sì hè, niè jī pī jīng zhēn.
飄然如四鶴,躡屐披荊榛。
běi gāng fān bō tāo, nán xiù liè lín xún.
北岡翻波濤,南岫列嶙峋。
dēng tái yǔ jiā míng, dà bǐ shū cāng mín.
登臺與佳名,大筆書蒼珉。
zhàn cǐ quán shí qīng, zuò shǐ cǎo dà chūn.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
zhū gōng láng miào cái, wǒ qī zī yǐn lún.
諸公廊廟材,我期茲隱淪。
“九仞將遂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