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丁極天十萬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丁極天十萬遭”全詩
六丁極天十萬遭,攝提執策窮牛毛。
玄珠罔象誰能及,或長壯麗稱雄豪。
九原殺氣橫天高,朔風吹雪沾霜刀。
銜枚束甲夜渡洮,軍中壯士秉白旄。
忿怒不可拔一毫,白狐幾腋成一袍。
東溟一釣連六鰲,二長不同各有勞。
吟詠至審公譏褒,詠齋之樂真陶陶。
君毋獨樂愈自高,亦當以手援兒曹。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詠齋詩》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齋詩》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這首詩以古代的詩客為主題,描繪了他們的風采和境遇,以及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以下是《詠齋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詠齋詩》中文譯文:
古昔詩客長風騷,
云間野鶴鳴九皋。
六丁極天十萬遭,
攝提執策窮牛毛。
玄珠罔象誰能及,
或長壯麗稱雄豪。
九原殺氣橫天高,
朔風吹雪沾霜刀。
銜枚束甲夜渡洮,
軍中壯士秉白旄。
忿怒不可拔一毫,
白狐幾腋成一袍。
東溟一釣連六鰲,
二長不同各有勞。
吟詠至審公譏褒,
詠齋之樂真陶陶。
君毋獨樂愈自高,
亦當以手援兒曹。
詩意和賞析:
《詠齋詩》以古代的詩客為主題,展現了他們高尚的風采和艱辛的境遇。詩中描繪了詩客們的形象,比喻他們飛舞在云間的野鶴,高聲鳴叫在九重高山之上。他們歷經艱辛,執著于文學創作,像攝提、執策、窮牛毛這樣的角色,無論遭遇多少困難和挫折,都能堅持不懈地追求文學的境界。
詩中還提到了一些象征和隱喻的意象,如玄珠、九原、朔風、雪、霜刀等,通過這些形象的運用,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意境的深度。玄珠象征著詩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九原和朔風代表著戰爭和殘酷的環境,雪和霜刀則象征著嚴寒和艱難。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客們的英勇和忠誠。他們像壯士一樣穿著甲胄,夜渡洮河,手持白旄,堅決追隨領袖。他們的忿怒難以抑制,就像白狐的毛皮一樣厚重。東溟的一次垂釣、二位長官各自的勞苦,都是他們辛勤努力的象征。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詠齋之樂的贊美,認為詠齋之樂是一種真正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悅。詩人呼吁,君王不應該獨自享樂,也應該以手援助像兒曹一樣的忠誠臣子,共同為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和諧而努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古代詩客的形象和境遇,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贊美,展示了他們的堅持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和隱喻意象,使詩意更加深邃。它展現了詩人對詩客精神的推崇,同時也呼喚君王應該關注國家和臣民的福祉。整首詩情感激昂,意境瑰麗,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六丁極天十萬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zhāi shī
詠齋詩
gǔ xī shī kè cháng fēng sāo, yún jiān yě hè míng jiǔ gāo.
古昔詩客長風騷,云間野鶴鳴九皋。
liù dīng jí tiān shí wàn zāo, shè tí zhí cè qióng niú máo.
六丁極天十萬遭,攝提執策窮牛毛。
xuán zhū wǎng xiàng shuí néng jí, huò zhǎng zhuàng lì chēng xióng háo.
玄珠罔象誰能及,或長壯麗稱雄豪。
jiǔ yuán shā qì héng tiān gāo, shuò fēng chuī xuě zhān shuāng dāo.
九原殺氣橫天高,朔風吹雪沾霜刀。
xián méi shù jiǎ yè dù táo, jūn zhōng zhuàng shì bǐng bái máo.
銜枚束甲夜渡洮,軍中壯士秉白旄。
fèn nù bù kě bá yī háo, bái hú jǐ yè chéng yī páo.
忿怒不可拔一毫,白狐幾腋成一袍。
dōng míng yī diào lián liù áo, èr zhǎng bù tóng gè yǒu láo.
東溟一釣連六鰲,二長不同各有勞。
yín yǒng zhì shěn gōng jī bāo, yǒng zhāi zhī lè zhēn táo táo.
吟詠至審公譏褒,詠齋之樂真陶陶。
jūn wú dú lè yù zì gāo, yì dāng yǐ shǒu yuán ér cáo.
君毋獨樂愈自高,亦當以手援兒曹。
“六丁極天十萬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