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邦濱海帝憂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邦濱海帝憂勞”全詩
板簡拜旌前憲掾,云駢驂馭舊仙曹。
庭柯露下回春色,夜浦珠還息海濤。
陰惠日隆天眷異,蓬萊東去近金鰲。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再上閭丘通牧少卿》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上閭丘通牧少卿》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東方國家的景象,表達了帝王的憂勞、對忠臣的贊賞以及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期望。
詩中第一句“東邦濱海帝憂勞,慎迪名卿禮意褒”表達了帝王對國家的憂慮和勞苦,以及對忠臣通牧少卿慎迪的贊賞和禮儀上的表彰。第二句“板簡拜旌前憲掾,云駢驂馭舊仙曹”描繪了通牧少卿在朝廷中受到的崇敬,他莊重地拜謝在官方旗幟前的祭拜,象征著他對國家的忠誠。第三句“庭柯露下回春色,夜浦珠還息海濤”通過描寫春天庭院柯木上的露水和夜晚海濱上的珍珠,表現了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最后一句“陰惠日隆天眷異,蓬萊東去近金鰲”表達了帝王對國家的祝福,預示著國家將向著更加繁榮的方向發展。
這首詩通過描繪帝王的憂慮、對忠臣的贊賞以及對國家繁榮的期待,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關切和祝福。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中呈現出一幅繁榮昌盛、祥和富饒的東方國家的景象,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向往之情。整首詩情感莊重肅穆,語言華麗而富有節奏感,展現了宋代詩歌獨特的藝術風貌。
“東邦濱海帝憂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shàng lǘ qiū tōng mù shǎo qīng
再上閭丘通牧少卿
dōng bāng bīn hǎi dì yōu láo, shèn dí míng qīng lǐ yì bāo.
東邦濱海帝憂勞,慎迪名卿禮意褒。
bǎn jiǎn bài jīng qián xiàn yuàn, yún pián cān yù jiù xiān cáo.
板簡拜旌前憲掾,云駢驂馭舊仙曹。
tíng kē lù xià huí chūn sè, yè pǔ zhū hái xī hǎi tāo.
庭柯露下回春色,夜浦珠還息海濤。
yīn huì rì lóng tiān juàn yì, péng lái dōng qù jìn jīn áo.
陰惠日隆天眷異,蓬萊東去近金鰲。
“東邦濱海帝憂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