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缽無妨厭蕨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缽無妨厭蕨薇”全詩
山頭遠見龜屏出,海嶠誰遷石筍歸。
欲得鬼神添嶺檜,卻愁風雨斷天衣。
醵錢欲作翚飛觀,一缽無妨厭蕨薇。
分類:
《大佛寺留題》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佛寺留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新。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綠篠寒松小翠微,
魚聲寂寂鼓聲稀。
山頭遠見龜屏出,
海嶠誰遷石筍歸。
欲得鬼神添嶺檜,
卻愁風雨斷天衣。
醵錢欲作翚飛觀,
一缽無妨厭蕨薇。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大佛寺的景色和哲思。作者通過描寫寺廟周圍的環境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山水、魚聲、鼓聲等元素的描繪,以及對鬼神、嶺檜、風雨等意象的引用,使詩詞充滿了意境和哲理。
賞析:
這首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寺廟周圍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寧靜和壯麗。綠篠、寒松、小翠微等描繪了山林的繁茂和生機,魚聲和鼓聲的稀疏則突出了寧靜與寂靜的對比。山頭遠見龜屏出,海嶠誰遷石筍歸,揭示了山勢的雄偉和遙遠,以及對人類活動的思考。
詩中出現的鬼神、嶺檜、風雨等意象,表達了對超越人世的存在和力量的向往,但又因風雨的破壞而感到憂慮。鬼神添嶺檜,意味著希望能夠得到神靈的庇佑和加持,與山林的自然之美相輔相成。然而,作者卻愁風雨斷天衣,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外界干擾的憂慮。
最后兩句詩詞表達了對于境界和物質的思考。醵錢欲作翚飛觀,一缽無妨厭蕨薇。醵錢意味著希望能夠積攢財富,追求更高的境界和體驗,而一缽蕨薇則代表了對簡樸生活的拒絕。這種對物質與精神追求的矛盾思考,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境界的思索。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哲思的反思,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詩意深遠,意境優美,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一缽無妨厭蕨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fó sì liú tí
大佛寺留題
lǜ xiǎo hán sōng xiǎo cuì wēi, yú shēng jì jì gǔ shēng xī.
綠篠寒松小翠微,魚聲寂寂鼓聲稀。
shān tóu yuǎn jiàn guī píng chū, hǎi jiào shuí qiān shí sǔn guī.
山頭遠見龜屏出,海嶠誰遷石筍歸。
yù de guǐ shén tiān lǐng guì, què chóu fēng yǔ duàn tiān yī.
欲得鬼神添嶺檜,卻愁風雨斷天衣。
jù qián yù zuò huī fēi guān, yī bō wú fáng yàn jué wēi.
醵錢欲作翚飛觀,一缽無妨厭蕨薇。
“一缽無妨厭蕨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