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澤不均兄瓠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麗澤不均兄瓠壺”全詩
調和得所弟乳酪,麗澤不均兄瓠壺。
曉雨莫償雙淚落,夜燈常照一心孤。
阿松活計今多少,試問山前幾木奴。
分類:
《天池讀書寄元明》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池讀書寄元明》是宋代李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細藤編制的皮冠,我蕭隱居于天池,溪山景色隨我而命名為"愚"。調和的美食像兄弟般相輔相成,但美麗的澤國并沒有同樣的優勢。清晨的雨水無法償還我雙眼中的淚水,夜晚的燈火常照亮我孤獨的內心。阿松,你現在從事著多少艱辛的工作?請問山前的木匠兄弟們。
詩詞表達了作者李新在天池隱居讀書的心境和思考。他用"絺葛皮冠"來形容自己的穿著,突顯了他的隱居之態。"蕭隱居"表明他隱居在天池一帶,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溪山隨我亦名愚"中的"愚"則是他給自己所處的地方起的名字,顯示了他對自己的謙遜和對自然的敬畏。
詩詞中的"調和得所弟乳酪,麗澤不均兄瓠壺"描繪了美食和美景的對比。"調和得所弟乳酪"表達了兄弟之間相互配合的美好,而"麗澤不均兄瓠壺"則表示美麗的澤國并沒有同樣的優勢。這里作者通過對食物和景色的對比,思考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平衡。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念。"曉雨莫償雙淚落"暗示著作者內心的憂傷和無法排解的痛苦。"夜燈常照一心孤"揭示了作者長夜漫漫的寂寞和對心靈的撫慰。最后幾句則以問句的形式,向阿松和山前的木匠們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現狀的關切和好奇。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考。同時,通過描繪內心的孤獨和對他人的關切,詩詞也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人際關系的思考。
“麗澤不均兄瓠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chí dú shū jì yuán míng
天池讀書寄元明
chī gé pí guān xiāo yǐn jū, xī shān suí wǒ yì míng yú.
絺葛皮冠蕭隱居,溪山隨我亦名愚。
tiáo hé dé suǒ dì rǔ lào, lì zé bù jūn xiōng hù hú.
調和得所弟乳酪,麗澤不均兄瓠壺。
xiǎo yǔ mò cháng shuāng lèi luò, yè dēng cháng zhào yī xīn gū.
曉雨莫償雙淚落,夜燈常照一心孤。
ā sōng huó jì jīn duō shǎo, shì wèn shān qián jǐ mù nú.
阿松活計今多少,試問山前幾木奴。
“麗澤不均兄瓠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