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無處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聲無處求”全詩
層巖參霧樹,亂玉響冰溝。
破屐前無齒,孤城遠見樓。
山僧癡問客,阿汝謂湯休。
分類:
《游石鼓寺》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石鼓寺》是宋代詩人李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鼓寺里靜悄悄,無法找到悅耳的鐘聲。層層巖石間迷霧彌漫,參天大樹下傳來混亂的玉石撞擊聲。破舊的鞋子前面沒有齒子,孤獨的城市遠遠望見高樓。山中的僧人迷迷糊糊地問著來客,阿汝回答說湯休已經離去。
詩意與賞析:
《游石鼓寺》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寂寥的景象,通過對石鼓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迷茫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的石鼓寺的寧靜和缺失的鐘聲,暗示了一種寂寥的氛圍。石鼓作為一種古代的樂器,常常用于寺廟中敲擊以傳達信息,但在這里卻找不到那悅耳的金聲,使得整個寺廟更加沉寂。
其次,詩中的霧氣和參天大樹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朦朧的景象。巖石之間彌漫的迷霧,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神秘的仙境。樹木的高聳參天,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卻傳來了混亂的玉石撞擊聲,增加了一種破碎、混亂的氛圍。
再者,詩中提到的破舊鞋子和孤獨的城市,則進一步加深了詩詞所表達的孤獨和迷茫之情。破舊鞋子沒有齒子,象征著行走艱難,沒有方向感。孤獨的城市遠遠望見高樓,給人以無盡的遙遠感,也暗示了在繁華中的孤獨和迷失。
最后,詩中山中的僧人和阿汝的對話,則暗示了對人生的迷惑和困惑。僧人迷迷糊糊地問著來客,似乎在探尋生命的真諦和意義,而阿汝回答說湯休已經離去,可理解為在這個世界上,湯休這樣的智者已經離去,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
整首詩詞通過對石鼓寺的描寫和寓意,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追問,以及面對孤獨和迷茫時的無奈。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話的設置,詩詞刻畫出了一種幽寂而悲涼的境界,引人深思。
“金聲無處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shí gǔ sì
游石鼓寺
shí gǔ jì bù zhèn, jīn shēng wú chǔ qiú.
石鼓寂不振,金聲無處求。
céng yán cān wù shù, luàn yù xiǎng bīng gōu.
層巖參霧樹,亂玉響冰溝。
pò jī qián wú chǐ, gū chéng yuǎn jiàn lóu.
破屐前無齒,孤城遠見樓。
shān sēng chī wèn kè, ā rǔ wèi tāng xiū.
山僧癡問客,阿汝謂湯休。
“金聲無處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