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欒翠轇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蒼欒翠轇轕”全詩
冷光雪色陵云端,亂流江勢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龍暗搖恬。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煙寒不起。
阿昕愛山定忘返,我已興窮歸路晚。
悲風鳴雁一聲聲,眸寒更覺江城遠。
分類:
《石鼓寺晚歸》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鼓寺晚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新。詩詞描繪了晚歸途中的景象和作者的內心感受。
這首詩詞以野鳥的鳴叫聲和郁郁蔥蔥的蒼欒樹作為開篇,營造出一幅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冷光雪色陵云端,亂流江勢侵天末,描述了冰雪覆蓋的山頭和奔騰的江水,給人以廣袤壯麗的感覺。
接著,詩詞描寫了一個老僧初次進入夢鄉的寧靜美景,老僧依靠著搖搖欲墜的榻子,安然入眠。竹庵的虎子被呼喚卻未回來,石灶上的茶煙也因為寒冷而無法升起。這些描寫營造了一種靜謐冷寂的氛圍。
然后,詩詞轉向了作者的心境。作者提到了阿昕,阿昕愛山如命,對于他來說,愛山已經成為一種定居,使他忘卻了歸途的艱辛。而作者自己則感到自己已經興盡窮途,只能在晚歸的路上匆匆歸去。最后兩句"悲風鳴雁一聲聲,眸寒更覺江城遠"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江城的無限思念。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在晚歸途中的孤寂和無奈,以及對山水和故鄉的眷戀之情。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思緒,同時也能夠領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境況和對自然的熱愛。
“蒼欒翠轇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gǔ sì wǎn guī
石鼓寺晚歸
yě niǎo yīn xuān huī, cāng luán cuì jiāo gé.
野鳥音喧豗,蒼欒翠轇轕。
lěng guāng xuě sè líng yún duān, luàn liú jiāng shì qīn tiān mò.
冷光雪色陵云端,亂流江勢侵天末。
méng nà lǎo sēng chū shuì měi, yǐ tà bēi lóng àn yáo tián.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龍暗搖恬。
zhú ān hǔ zǐ hū wèi huí, shí zào chá yān hán bù qǐ.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煙寒不起。
ā xīn ài shān dìng wàng fǎn, wǒ yǐ xìng qióng guī lù wǎn.
阿昕愛山定忘返,我已興窮歸路晚。
bēi fēng míng yàn yī shēng shēng, móu hán gèng jué jiāng chéng yuǎn.
悲風鳴雁一聲聲,眸寒更覺江城遠。
“蒼欒翠轇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