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炎荒并覺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夜炎荒并覺秋”全詩
氣與露清凝眾草,色如霜白怯輕裘。
高臨華宇還知隙,靜映長江不共流。
□直西傾河漢曙,遺風猶想武昌樓。
分類:
《仲秋夜郡內西亭對月》張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仲秋夜郡內西亭對月
天高月圓影悠悠,
一夜炎荒并覺秋。
氣與露清凝眾草,
色如霜白怯輕裘。
高臨華宇還知隙,
靜映長江不共流。
□直西傾河漢曙,
遺風猶想武昌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張登在仲秋夜晚坐在縣城內一座亭子里對著明亮的月亮思考的情景。
詩人用詩情畫意的手法,描繪了夜晚的寧靜和月亮的明亮。在寧靜的夜晚,月亮的光輝灑在大地上,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氛圍。夜晚的涼爽和秋天的意象相互交織,給人以寧靜、凝固的感覺。
在詩的第二句,“一夜炎荒并覺秋”,表達了一夜之間,炎熱的夏天悄然過去,秋天隨即到來的感受。這是一種季節的轉變,同時也反映了時間的流逝。
詩中還描寫了草地上的露水和草的氣息。草地上的露水凝結成了晶瑩的水珠,而草的顏色則像霜一樣白,并與輕質的裘皮相比較。這樣的描寫增加了對秋天涼爽的感受。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直西傾河漢曙,遺風猶想武昌樓”,表達了逝去的時光和人們對古代歷史的懷念。河漢曙光的出現,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而對武昌樓的愛懷則表明對舊時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以寧靜、凝固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美景和人們面對時間流逝的思考。詩中的意象通過細節的描寫和對古代文化的引用,使詩意更加深遠,表達了對自然、時間和歷史的感慨。
“一夜炎荒并覺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qiū yè jùn nèi xī tíng duì yuè
仲秋夜郡內西亭對月
tiān gāo yuè mǎn yǐng yōu yōu, yī yè yán huāng bìng jué qiū.
天高月滿影悠悠,一夜炎荒并覺秋。
qì yǔ lù qīng níng zhòng cǎo,
氣與露清凝眾草,
sè rú shuāng bái qiè qīng qiú.
色如霜白怯輕裘。
gāo lín huá yǔ hái zhī xì, jìng yìng cháng jiāng bù gòng liú.
高臨華宇還知隙,靜映長江不共流。
zhí xī qīng hé hàn shǔ, yí fēng yóu xiǎng wǔ chāng lóu.
□直西傾河漢曙,遺風猶想武昌樓。
“一夜炎荒并覺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