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正苦眾生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維摩正苦眾生病”全詩
維摩正苦眾生病,為洗無邊熱惱塵。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謁奉承天超公法師作二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奉承天超公法師作二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兩首詩詞。這兩首詩描繪了一個奉承天超公法師的場景,表達了對法師智慧卓越的贊美和對其教誨的敬仰。
第一首詩的譯文:
杯中微水凝重如百鈞,
阿師胸中心法通神。
維摩菩薩醫苦眾生病,
為清洗無邊熱惱塵。
第二首詩的譯文:
池水深淺可重百斛,
法師心法奧妙通神。
維摩菩薩醫治眾生病苦,
以洗滌無邊煩惱塵。
這兩首詩詞通過借景抒情的方式,描繪了一個杯中微水的形象,將其比喻為重若百鈞或百斛。這種形象的描繪突顯了法師阿師的智慧和超凡的境界,使人感嘆不已。
詩中提到的“阿師心法妙通神”和“法師心法通神”表達了對法師智慧和修行成果的贊美。這些心法所指的可能是法師的教義、修行方法或者是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通過修行和教導,法師能夠使眾生解脫痛苦,凈化心靈。
詩中的“維摩正苦眾生病,為洗無邊熱惱塵”和“維摩菩薩醫治眾生病苦,以洗滌無邊煩惱塵”表達了法師的使命和拯救眾生的善意。維摩菩薩被視為菩薩中最具智慧和慈悲的形象,他以慈悲心態醫治眾生的病苦,幫助他們洗滌內心的煩惱和執著,達到解脫和凈化的境界。
這兩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贊美了法師的智慧和教誨,以及其對眾生的慈悲與拯救之心。同時,詩中所描繪的杯水重若百鈞或百斛的形象,也暗示了修行者的境界可以超越凡塵,達到超凡脫俗的境地。整體而言,這兩首詩詞傳達了對智慧和慈悲的贊美,以及對追求心靈凈化和解脫的追求。
“維摩正苦眾生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fèng chéng tiān chāo gōng fǎ shī zuò èr shǒu
謁奉承天超公法師作二首
bēi shuǐ néng lìng zhòng bǎi jūn, ā shī xīn fǎ miào tōng shén.
杯水能令重百鈞,阿師心法妙通神。
wéi mó zhèng kǔ zhòng shēng bìng, wèi xǐ wú biān rè nǎo chén.
維摩正苦眾生病,為洗無邊熱惱塵。
“維摩正苦眾生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