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身異縣干戈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脫身異縣干戈地”全詩
脫身異縣干戈地,得意吾廬筍蕨春。
早著青衫成底事,慣遭白眼欲誰親。
此君真有高人節,肯與山翁作近鄰。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次韻李丞相送行二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李丞相送行二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山畔孤亭和水邊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感慨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畔孤亭一水濱,
歸來華發已欺人。
脫身異縣干戈地,
得意吾廬筍蕨春。
早著青衫成底事,
慣遭白眼欲誰親。
此君真有高人節,
肯與山翁作近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孤亭、水邊和歸途為背景,展現了詩人李彌遜對別離的感嘆。詩中描述了孤亭矗立在山畔,水流在亭邊緩緩流淌。詩人自比華發已經白了,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飛逝。他離開了家鄉,來到了陌生的異縣,經歷了戰亂和動蕩的歲月。然而,此刻他卻在吾廬(指自己的住所)欣喜地迎接春天的到來,筍和蕨都已經生長出來,這象征著希望和新生。
詩中出現的“青衫成底事”表明詩人早已習慣了被人誤解和白眼相待,渴望得到真正的親近和理解。但是,這位詩人卻真正具備高尚的品格和高人的節操,愿意與山翁(指山中的隱士)為鄰,與有道德和雅趣的人為伍。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經歷和境遇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自己的感嘆,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歲月的感慨,同時展現了對高尚品格和真摯情感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余地。
“脫身異縣干戈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ǐ chéng xiàng sòng xíng èr shǒu
次韻李丞相送行二首
shān pàn gū tíng yī shuǐ bīn, guī lái huá fà yǐ qī rén.
山畔孤亭一水濱,歸來華發已欺人。
tuō shēn yì xiàn gān gē dì, dé yì wú lú sǔn jué chūn.
脫身異縣干戈地,得意吾廬筍蕨春。
zǎo zhe qīng shān chéng dǐ shì, guàn zāo bái yǎn yù shuí qīn.
早著青衫成底事,慣遭白眼欲誰親。
cǐ jūn zhēn yǒu gāo rén jié, kěn yǔ shān wēng zuò jìn lín.
此君真有高人節,肯與山翁作近鄰。
“脫身異縣干戈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