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野暗煙樹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寒野暗煙樹濕”全詩
天寒野暗煙樹濕,雨急風高驚斷行。
前飛一雁鳴且顧,后飛一雁悲獨翔。
傷心極目暮云碧,兄弟南北俱相望。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風雁行》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雁行》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以風雁為主題,通過描繪風雁南北遷徙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離散和別離的傷感之情。
詩詞中文譯文:
閩山蒼蒼江水長,
鴻雁北去隨春陽。
天寒野暗煙樹濕,
雨急風高驚斷行。
前飛一雁鳴且顧,
后飛一雁悲獨翔。
傷心極目暮云碧,
兄弟南北俱相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中飛翔的雁群為寫景,展現了季節更迭和離散別離的情感。詩的開篇描述了蒼茫的閩山和長長的江水,為后文的離別之情營造了氛圍。接著描繪了北方的鴻雁隨著春陽而向北飛去,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輪回。
第三、四句通過描繪寒冷的天氣和大風的刺骨,以及飛雁在逆境中的艱難飛行,突出了離別時的困苦和不舍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兩只雁的行為,前飛的雁回頭鳴叫,似乎在向后方的伴侶告別,而后飛的雁則孤獨地飛翔著,表達了離散和別離的悲傷之情。
最后兩句以傷心的視角望向遠方的暮云,暗示著詩人的離愁別緒。"兄弟南北俱相望"表達了詩人與親人和朋友的離散之苦,他們身處南北兩地,彼此相望卻無法相聚。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風雁南北遷徙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散和別離的深切感受,展示了人與自然的交融,以及人情與自然景物相互映襯的意境。
“天寒野暗煙樹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yàn háng
風雁行
mǐn shān cāng cāng jiāng shuǐ zhǎng, hóng yàn běi qù suí chūn yáng.
閩山蒼蒼江水長,鴻雁北去隨春陽。
tiān hán yě àn yān shù shī, yǔ jí fēng gāo jīng duàn xíng.
天寒野暗煙樹濕,雨急風高驚斷行。
qián fēi yī yàn míng qiě gù, hòu fēi yī yàn bēi dú xiáng.
前飛一雁鳴且顧,后飛一雁悲獨翔。
shāng xīn jí mù mù yún bì, xiōng dì nán běi jù xiāng wàng.
傷心極目暮云碧,兄弟南北俱相望。
“天寒野暗煙樹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