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麾局促楚江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麾局促楚江東”全詩
坐厭文書朱墨里,靜思談笑圣賢中。
浮甌小試茶膏白,照眼分嘗荔子紅。
想見高堂分鳧鶩,競追樂事賞年豐。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寄題福州程進道止戈堂二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福州程進道止戈堂二首》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麾局促楚江東,
時喜鄰藩好信通。
坐厭文書朱墨里,
靜思談笑圣賢中。
浮甌小試茶膏白,
照眼分嘗荔子紅。
想見高堂分鳧鶩,
競追樂事賞年豐。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福州程進道的止戈堂為題材,通過描繪堂中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于友情、學問和樂事的向往和贊美。
首節描繪了楚江東畔,程進道在這里展開麾下局勢的緊張和忙碌。詩中提到的“鄰藩”指的是福建的鄰近地區,表明程進道和周圍藩鎮的交往密切,喜好互通消息。
第二節中,作者坐在止戈堂內,對于繁瑣的文書工作感到厭倦。他靜坐思索,回憶和思考圣賢們的言談笑語,意味著他渴望追求高尚的學問和道德修養。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茶和荔枝的情景。浮甌是一種茶具,作者用它來小試茶的香味,茶膏白意味著茶湯的顏色潔白清澈。而荔子則象征著豐收和美好,作者品嘗著紅色的荔子,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愉悅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高堂和豐收的向往。高堂指的是高尚的家庭,分鳧鶩意味著分贈鳧鶩,象征著友情和親情的交流。競追樂事賞年豐,表明作者希望積極追求快樂和享受,贊美豐收之年的喜悅。
整首詩意境寧靜優美,通過描繪福州程進道的止戈堂,表達了作者對于友情、學問和樂事的向往和贊美。同時,通過茶和荔子的描寫,增添了生活情趣和愉悅的感覺。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于人際關系的重視,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情感。
“一麾局促楚江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fú zhōu chéng jìn dào zhǐ gē táng èr shǒu
寄題福州程進道止戈堂二首
yī huī jú cù chǔ jiāng dōng, shí xǐ lín fān hǎo xìn tōng.
一麾局促楚江東,時喜鄰藩好信通。
zuò yàn wén shū zhū mò lǐ, jìng sī tán xiào shèng xián zhōng.
坐厭文書朱墨里,靜思談笑圣賢中。
fú ōu xiǎo shì chá gāo bái, zhào yǎn fēn cháng lì zi hóng.
浮甌小試茶膏白,照眼分嘗荔子紅。
xiǎng jiàn gāo táng fēn fú wù, jìng zhuī lè shì shǎng nián fēng.
想見高堂分鳧鶩,競追樂事賞年豐。
“一麾局促楚江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