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序山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與序山川”全詩
凌云曾誦賦,縱壑愿推賢。
繼剖龍溪竹,同歸象骨田。
傷心老盤谷,誰與序山川。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知郡韓公挽詩二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知郡韓公挽詩二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所作,描繪了對知郡韓公的挽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知郡韓公挽詩二首
雁塔聯名舊,監車得路先。
凌云曾誦賦,縱壑愿推賢。
繼剖龍溪竹,同歸象骨田。
傷心老盤谷,誰與序山川。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雁塔上的聯名猶存著古時的風采,監車得到的路線領先。
曾經凌云而行,胸懷志向,愿意推薦賢才縱橫壑谷。
繼續剖析龍溪的竹子,共同回歸象骨田地。
心情悲傷,思念盤谷的老朋友,無人能夠繼承他對山川的情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彌遜對知郡韓公的挽詞,通過描繪一系列景物和情感表達了對韓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了雁塔,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聯名猶存,展示了韓公在過去的輝煌,也隱含著對過去的懷念。
其次,提到了監車得路先,表明韓公在行動上總是領先于他人,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
接著,詩人提到了凌云曾誦賦,表達了韓公曾經高風亮節、胸懷壯志的過往。縱壑愿推賢表達了詩人希望韓公能夠繼續推薦和培養人才,為國家作出更多貢獻。
繼剖龍溪竹,同歸象骨田,這里表達了韓公對鄉土的眷戀和對身世的回歸,也寄托了對韓公未來的期望。
最后兩句傷心老盤谷,誰與序山川,表達了詩人對韓公離世的悲傷和對友誼的思念。無人能夠繼承他對山川的情感,暗示了韓公的偉大和獨特之處。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韓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既展示了韓公的過去輝煌和領導才能,又表達了對他未來和友誼的祝福和期望。
“誰與序山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ī jùn hán gōng wǎn shī èr shǒu
知郡韓公挽詩二首
yàn tǎ lián míng jiù, jiān chē dé lù xiān.
雁塔聯名舊,監車得路先。
líng yún céng sòng fù, zòng hè yuàn tuī xián.
凌云曾誦賦,縱壑愿推賢。
jì pōu lóng xī zhú, tóng guī xiàng gǔ tián.
繼剖龍溪竹,同歸象骨田。
shāng xīn lǎo pán gǔ, shuí yǔ xù shān chuān.
傷心老盤谷,誰與序山川。
“誰與序山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