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衣冠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代衣冠盛”全詩
恩榮辭紫禁,冰雪渡黃河。
待詔孤城啟,宣風萬歲和。
今宵燕分野,應見使星過。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送馮諫議赴河北宣慰》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送馮諫議赴河北宣慰
漢代盛時,衣冠齊整,堯時自然災害少。告別紫禁城的恩榮,穿越冰雪渡過黃河。等待命令的郡城打開城門,宣揚天下萬歲的風氣。今夜我將在分野之間與燕和別,也許會看到使星經過。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馮諫議赴河北宣慰的場景。詩人通過運用漢代、堯時等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典故,將馮諫議的行程與黃河等自然景觀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豪情壯志的氛圍。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展示了詩人對馮諫議的祝福和祈愿,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身的愿景和對國家前途的期望。
賞析:這首詩寫的是唐代詩人武元衡送別馮諫議去河北宣慰的場景。詩人通過古代歷史典故的運用,如漢代、堯時等,展現了馮諫議的使命和他面臨的困境。黃河是古代中國的重要河流,象征著艱難險阻。在詩中,詩人運用對比,將衣冠盛時與冰雪渡黃河相對照,突出了馮諫議的奉獻精神和無私的行為。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和馮諫議的告別場景,通過描繪分野和使星,使整首詩更有浪漫的意味。
這首詩雖然短小,但用意深遠。它描繪了一個大國的繁榮時期,但也透露出一些內憂外患。詩人通過描繪馮諫議的使命和黃河的艱難險阻,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和希望。整首詩凝練而富有情感,在抒發個人情愫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與人們的理想。
“漢代衣冠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éng jiàn yì fù hé běi xuān wèi
送馮諫議赴河北宣慰
hàn dài yì guān shèng, yáo nián yǔ lù duō.
漢代衣冠盛,堯年雨露多。
ēn róng cí zǐ jìn, bīng xuě dù huáng hé.
恩榮辭紫禁,冰雪渡黃河。
dài zhào gū chéng qǐ, xuān fēng wàn suì hé.
待詔孤城啟,宣風萬歲和。
jīn xiāo yàn fēn yě, yīng jiàn shǐ xīng guò.
今宵燕分野,應見使星過。
“漢代衣冠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