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朝來多爽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山朝來多爽氣”全詩
泄云無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遠山蒼茫近山紫,四面鐘魚談佛事,人間那得山為城,玉京聯綿互相似。
先生結廬待三顧,道合寧論入宮妒。
肯為閩山得得來,蠟屐深尋九霄路。
詩成逸興橫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會須佳處吞八九,歸去與君增眼明。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和表之清陰亭作》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表之清陰亭作》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晨時分西山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山水的感悟。
譯文:
清晨的陽光照射在西山,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露水洗凈了山風梳理的樹發,使其呈現新翠的顏色。
朝霞彌漫山腰,云彩逐漸散開,初升的太陽灑下斑斕的光芒,
遠處的山峰蒼茫,近處的山峰呈現紫色。
四面傳來鐘聲,似乎在談論佛事,
人世間無法與山峰相媲美,山峰連綿如玉京。
先生在這里修建了小屋,等待著三次拜訪,
道義相合,不論是否進入宮中引起嫉妒。
愿意為閩山的美景而努力,穿過九霄尋找通往藍天的路。
詩詞完成后,心情歡暢,橫筆寫下了《太清行》,
在清晨更多地欣賞美景,走到最美的地方,
歸去與你一同分享增添明亮的眼睛。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晨的西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山水的贊美。詩中以清新、爽朗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的景色,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間,感受到清風、晨露和初升的陽光。作者通過對山色的描繪,表達了自然山水的壯美和山中的寧靜祥和。山峰蒼茫、鐘魚談佛,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敬仰和對佛教文化的尊重。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山水與世俗之間的對比,以及對清晨美景的欣賞和追求。最后,詩人以自己的情感和對美景的感慨,表達了與讀者分享和增進眼界的愿望。
整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清晨美景的贊美,也蘊含了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描繪山水景色,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壯美和寧靜,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首詩詞以其清新自然的語言和深入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西山朝來多爽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iǎo zhī qīng yīn tíng zuò
和表之清陰亭作
xī shān zhāo lái duō shuǎng qì, lù mù fēng shū fā xīn cuì.
西山朝來多爽氣,露沐風梳發新翠。
xiè yún wú lì zhàn shān yāo, chū rì fēn guāng shàng shān bèi.
泄云無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yuǎn shān cāng máng jìn shān zǐ, sì miàn zhōng yú tán fó shì,
遠山蒼茫近山紫,四面鐘魚談佛事,
rén jiān nà de shān wèi chéng, yù jīng lián mián hù xiāng sì.
人間那得山為城,玉京聯綿互相似。
xiān shēng jié lú dài sān gù, dào hé níng lùn rù gōng dù.
先生結廬待三顧,道合寧論入宮妒。
kěn wèi mǐn shān de de lái, là jī shēn xún jiǔ xiāo lù.
肯為閩山得得來,蠟屐深尋九霄路。
shī chéng yì xìng héng tài qīng, píng míng gèng zuò zhī tí xíng.
詩成逸興橫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huì xū jiā chù tūn bā jiǔ, guī qù yǔ jūn zēng yǎn míng.
會須佳處吞八九,歸去與君增眼明。
“西山朝來多爽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