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人嘉尚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賢人嘉尚同”全詩
寄我襟懷里,辭君掌握中。
金聲勞振遠,玉柄借談空。
執玩馳心處,迢迢巴峽東。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酬崔使君寄麈尾》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崔使君寄麈尾》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賢人嘉尚同,
今制古遺風。
寄我襟懷里,
辭君掌握中。
金聲勞振遠,
玉柄借談空。
執玩馳心處,
迢迢巴峽東。
詩意:
這首詩是武元衡以酬答崔使君寄送麈尾的禮物而寫的。詩中表達了對崔使君的贊美和對古代風俗的懷念。武元衡接受了崔使君的贈禮,將麈尾佩戴在自己的懷中,代表著接受了對方的情誼。他用崔使君所贈的麈尾作為寫作的靈感,表達自己對崔使君的感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首句"賢人嘉尚同,今制古遺風"意味著崔使君的高尚品德和他對古代文化的傳承。第二句"寄我襟懷里,辭君掌握中"表達了作者接受禮物并將其放在自己懷中的心思。接下來的兩句"金聲勞振遠,玉柄借談空"描繪了麈尾被用作樂器的場景,金聲和玉柄象征著高雅的音樂和文化。最后兩句"執玩馳心處,迢迢巴峽東"則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古代文化的推崇。詩中運用了象征和隱喻,通過描繪麈尾被用作樂器的場景,抒發了對崔使君的感激之情,并展示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凝練而含蓄,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友情的熱愛,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風采和情感。
“賢人嘉尚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cuī shǐ jūn jì zhǔ wěi
酬崔使君寄麈尾
xián rén jiā shàng tóng, jīn zhì gǔ yí fēng.
賢人嘉尚同,今制古遺風。
jì wǒ jīn huái lǐ, cí jūn zhǎng wò zhōng.
寄我襟懷里,辭君掌握中。
jīn shēng láo zhèn yuǎn, yù bǐng jiè tán kōng.
金聲勞振遠,玉柄借談空。
zhí wán chí xīn chù, tiáo tiáo bā xiá dōng.
執玩馳心處,迢迢巴峽東。
“賢人嘉尚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