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矍鑠何須更一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矍鑠何須更一行”全詩
馀霞到晚銖衣薄,滿月當空玉斧成。
已結松筠為老伴,不緣蛙黽喚愁生。
但令有酒邀田父,矍鑠何須更一行。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夏日小集池上韻明甫之作》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小集池上韻明甫之作》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生怕微云點太清,
害怕天空上微弱的云朵變得過于明亮,
籜龍莫作斷腸聲。
請不要讓竹林中的蟋蟀發出傷感的鳴叫聲。
馀霞到晚銖衣薄,
余暉漸漸消逝,衣衫變得薄薄的,
滿月當空玉斧成。
滿月懸掛在高空,如同一把美玉的斧頭。
已結松筠為老伴,
已經與松樹和竹子結為了老伴,
不緣蛙黽喚愁生。
不受青蛙和蟬鳴的困擾而產生憂愁。
但令有酒邀田父,
只需有酒,邀請田父前來,
矍鑠何須更一行。
年邁的田父不必再做額外的努力。
這首詩詞描繪了夏日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詩人害怕天空上微弱的云朵變得過于明亮,可能是擔心天氣過于炎熱。他勸告竹林中的蟋蟀不要發出傷感的聲音,希望它們能給人們帶來寧靜和愉悅。
夜幕降臨時,余暉逐漸消逝,詩人感嘆衣衫變得薄薄的。滿月高懸,如同一把美玉的斧頭,增添了夜晚的明亮和美麗。
詩人表達了與松樹和竹子結為老伴的愿望,這些常綠植物象征著長壽和堅韌。他說自己不會因為青蛙和蟬鳴而感到憂愁,似乎在表達對生活的寬慰和豁達。
最后,詩人希望只要有酒,就可以邀請田父前來,田父無需再做額外的努力。這可能是寓意著詩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輕松愉快,不必過分勞累。
整首詩以清雅的語言描繪了夏日的景象,充滿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抒發內心感受,詩人展示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并表達了對簡單、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矍鑠何須更一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xiǎo jí chí shàng yùn míng fǔ zhī zuò
夏日小集池上韻明甫之作
shēng pà wēi yún diǎn tài qīng, tuò lóng mò zuò duàn cháng shēng.
生怕微云點太清,籜龍莫作斷腸聲。
yú xiá dào wǎn zhū yī báo, mǎn yuè dāng kōng yù fǔ chéng.
馀霞到晚銖衣薄,滿月當空玉斧成。
yǐ jié sōng yún wèi lǎo bàn, bù yuán wā miǎn huàn chóu shēng.
已結松筠為老伴,不緣蛙黽喚愁生。
dàn lìng yǒu jiǔ yāo tián fù, jué shuò hé xū gèng yī xíng.
但令有酒邀田父,矍鑠何須更一行。
“矍鑠何須更一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