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去憧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車馬去憧憧”全詩
客程將日遠,離緒與春濃。
流水逾千度,歸云隔萬重。
玉杯傾酒盡,不換慘凄容。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送七兄赴歙州》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七兄赴歙州》是唐代詩人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車馬去憧憧,
都門聞曉鐘。
客程將日遠,
離緒與春濃。
流水逾千度,
歸云隔萬重。
玉杯傾酒盡,
不換慘凄容。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送別好友離京赴歙州的情景。詩中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車馬離開的喧囂,都門傳來晨鐘的聲音,預示著旅客行程將要漫長。與此同時,作者也感受到了自己與春天之間的離別之情愈發濃烈。流水千疊,歸云萬重,象征著離別之后的距離無法逾越。最后,玉杯中的酒傾盡了,但無法換回作者悲傷的面容。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好友的離愁別緒。通過對車馬離去、都門晨鐘和離別之情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感受與春天的濃郁氛圍相結合,增加了情感的層次和詩意的深度。詩中的流水和歸云形象,巧妙地表達了離別的遙遠和無法逾越的距離感,給人以深深的離愁之感。最后兩句則以玉杯傾酒盡、不換慘凄容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和無法言說的苦楚。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離愁別緒,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車馬去憧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ī xiōng fù shè zhōu
送七兄赴歙州
chē mǎ qù chōng chōng, dōu mén wén xiǎo zhōng.
車馬去憧憧,都門聞曉鐘。
kè chéng jiāng rì yuǎn, lí xù yǔ chūn nóng.
客程將日遠,離緒與春濃。
liú shuǐ yú qiān dù, guī yún gé wàn zhòng.
流水逾千度,歸云隔萬重。
yù bēi qīng jiǔ jǐn, bù huàn cǎn qī róng.
玉杯傾酒盡,不換慘凄容。
“車馬去憧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