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用作弦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用作弦直”全詩
腰鐮誰家子,喜見眼中碧。
我車返山阿,木落山更寂。
年登妻啼饑,掩戶坐太息。
不知金田翁,安用作弦直。
已矣復何言,茲理斷可析。
浩歌出長林,披榛攜子侄。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次韻甫西山之詠》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甫西山之詠》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畦靄黃云,
在秋天的田間,黃色的云霞彌漫著,
神用報力穡。
這是神靈用來回報人們辛勤勞作的豐收。
腰鐮誰家子,
手持鐮刀的是哪個家庭的孩子,
喜見眼中碧。
他喜悅地看到了眼前一片碧綠。
我車返山阿,
我駕車回到了山坡,
木落山更寂。
山上的樹木已經落葉,更顯得寂靜。
年登妻啼饑,
年老的妻子因饑餓而哭泣,
掩戶坐太息。
她坐在掩著門戶的地方,嘆息不已。
不知金田翁,
我不知道金田翁,
安用作弦直。
他安穩地將箭矢拉直。
已矣復何言,
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還能說什么呢?
茲理斷可析。
這種情況已經無可挽回。
浩歌出長林,
豪邁的歌聲從茂密的林中傳出,
披榛攜子侄。
他穿越荊棘,帶著兒女和侄子。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農田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狀況。詩人通過描寫黃色的云霞和豐收的景象,表達了神靈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回報。然而,詩中也描繪了一些悲涼的情景,如老婦人因饑餓而哭泣和金田翁堅守弦直的形象。最后,詩人以浩歌出長林的形象,表達了對生活的樂觀和豪邁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農田景象和人們生活的觀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現了對自然與人情的感悟。同時,詩中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傳遞出豐富的情感和思考。
“安用作弦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ǔ xī shān zhī yǒng
次韻甫西山之詠
qiū qí ǎi huáng yún, shén yòng bào lì sè.
秋畦靄黃云,神用報力穡。
yāo lián shuí jiā zǐ, xǐ jiàn yǎn zhōng bì.
腰鐮誰家子,喜見眼中碧。
wǒ chē fǎn shān ā, mù luò shān gèng jì.
我車返山阿,木落山更寂。
nián dēng qī tí jī, yǎn hù zuò tài xī.
年登妻啼饑,掩戶坐太息。
bù zhī jīn tián wēng, ān yòng zuò xián zhí.
不知金田翁,安用作弦直。
yǐ yǐ fù hé yán, zī lǐ duàn kě xī.
已矣復何言,茲理斷可析。
hào gē chū cháng lín, pī zhēn xié zǐ zhí.
浩歌出長林,披榛攜子侄。
“安用作弦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