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杖藜無日不尋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杖藜無日不尋山”出自宋代李彌遜的《和舍弟簡公序》,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zhàng lí wú rì bù xún shān,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杖藜無日不尋山”全詩

    《和舍弟簡公序》
    百計疏慵一味閑,杖藜無日不尋山
    著鞭每到羲皇上,杖履欣同季孟間。
    雨步思君勞遠夢,七言驚我動衰顏。
    定無戛玉酬人句,拙速應勝隔歲還。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頭像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和舍弟簡公序》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舍弟簡公序》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簡樸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閑適生活態度和追求山水之樂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百計疏慵一味閑,
    杖藜無日不尋山。
    著鞭每到羲皇上,
    杖履欣同季孟間。
    雨步思君勞遠夢,
    七言驚我動衰顏。
    定無戛玉酬人句,
    拙速應勝隔歲還。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李彌遜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山水之趣的喜愛。詩人以百般理由推托瑣碎事務,專心追求悠閑自在的生活。他每天手持拐杖,手執藜杖,不斷地尋找山水的美景。當他到達山上之時,他感到歡喜,仿佛置身于古代傳說中的羲皇之間,與古代賢人季孟同游一樣。雨天行走使他思念遠方的朋友,同時也讓他的容顏顯現出衰老的痕跡。盡管他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回應他朋友的詩句,但他的樸素和迅捷的回應超越了時間的限制,勝過了歲月的變遷。

    這首詩詞展示了李彌遜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熱愛,他將山水之樂和朋友之情娓娓道來,表達了對自由自在、淡泊名利的追求。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手法,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他的生活世界,讓人感受到了他對山水追逐和友誼交流的真摯情感。這首詩詞以其樸實、自然的風格,傳遞出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自由的生活態度,引發人們對自然美和真摯情感的思考和共鳴。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杖藜無日不尋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è dì jiǎn gōng xù
    和舍弟簡公序

    bǎi jì shū yōng yī wèi xián, zhàng lí wú rì bù xún shān.
    百計疏慵一味閑,杖藜無日不尋山。
    zhe biān měi dào xī huáng shàng, zhàng lǚ xīn tóng jì mèng jiān.
    著鞭每到羲皇上,杖履欣同季孟間。
    yǔ bù sī jūn láo yuǎn mèng, qī yán jīng wǒ dòng shuāi yán.
    雨步思君勞遠夢,七言驚我動衰顏。
    dìng wú jiá yù chóu rén jù, zhuō sù yīng shèng gé suì hái.
    定無戛玉酬人句,拙速應勝隔歲還。

    “杖藜無日不尋山”平仄韻腳

    拼音:zhàng lí wú rì bù xún shā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杖藜無日不尋山”的相關詩句

    “杖藜無日不尋山”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杖藜無日不尋山”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杖藜無日不尋山”出自李彌遜的 《和舍弟簡公序》,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