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寒汀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立寒汀暮”全詩
歲月頻思夢,江湖多怨濤。
無書寄風翼,有鬢有霜毛。
獨立寒汀暮,忘言正郁陶。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秋晚十詠·懷遠》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晚十詠·懷遠》
懷遠的思緒,夜晚的秋高山凈。歲月的流轉頻頻喚起夢境,江湖的波濤多帶怨憤。無法寄托情感于書信中,歲月已在鬢發上鍍上霜毛。獨自立于寒冷的汀岸,暮色中忘卻言語,心境正沉浸在郁郁的陶醉之中。
【譯文】
去年別懷玉,山凈覺秋高。
歲月頻思夢,江湖多怨濤。
無書寄風翼,有鬢有霜毛。
獨立寒汀暮,忘言正郁陶。
【詩意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秋晚十詠》中的一篇,以懷念遠方的人和事為主題。詩人在秋高的夜晚,借著山清水秀的景色,回憶起過去的歲月和往事,思緒萬千。歲月的流轉讓他頻頻回憶起夢中的情景,而江湖的浩渺波濤則使他心生憤怨。他無法用書信傳達自己的情感,歲月的流轉也在他的鬢發上留下了歲月的印記。然而,此刻他獨自站在寒冷的汀岸上,忘卻了言語,陶醉在內心的世界里。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展現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人生沉思的情感體驗。在秋高的夜晚,寂靜的山清水秀,與詩人內心的郁郁之情相呼應,表達了一種深邃而含蓄的懷念之情。
“獨立寒汀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shí yǒng huái yuǎn
秋晚十詠·懷遠
qù nián bié huái yù, shān jìng jué qiū gāo.
去年別懷玉,山凈覺秋高。
suì yuè pín sī mèng, jiāng hú duō yuàn tāo.
歲月頻思夢,江湖多怨濤。
wú shū jì fēng yì, yǒu bìn yǒu shuāng máo.
無書寄風翼,有鬢有霜毛。
dú lì hán tīng mù, wàng yán zhèng yù táo.
獨立寒汀暮,忘言正郁陶。
“獨立寒汀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