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知借枕山腰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懸知借枕山腰舍”全詩
懸知借枕山腰舍,魂夢已隨超化云。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宿光林懷少章》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光林懷少章》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光明的林中住宿,思念著那位年輕的朋友。煙霧散去,寺廟的鐘聲傳來,天色漸暗。竹子的尖端被風雨吹亂。我住在山腰的小屋里,心中懸念難平。我的靈魂和夢境已隨著飄渺的云彩超越了塵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光明的林中過夜的情景,并思念著一個年輕的朋友。夜晚的煙霧漸漸散去,寺廟的鐘聲在黃昏中響起。風雨使竹子的尖端亂翻,給人一種混亂的感覺。詩人住在山腰的小屋,內心充滿了憂慮和疑問。他的靈魂似乎已經超越了塵世,與夢境融為一體,飄渺而不可捉摸。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人選擇在光明的林中宿營,這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安靜、幽深的氛圍。煙霧散去、天色漸暗,寺廟鐘聲的出現增添了一絲凄涼和迷茫。風雨亂紛紛,竹子搖曳不定,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外界環境的不穩定和混亂。而詩人住在山腰小屋,心中卻懸念重重,帶有一種無法排解的憂愁和困惑。
詩的最后兩句"魂夢已隨超化云"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意愿和追求。詩人的靈魂似乎已經超越了現實,與夢境融為一體,飄渺而不可捉摸。這種超然的心境,體現了詩人對于人世間種種紛擾的超越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將詩人在光明林中住宿的經歷與內心的憂愁和追求相結合,傳達出一種超然離世的意境,展示了詩人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感悟。
“懸知借枕山腰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guāng lín huái shǎo zhāng
宿光林懷少章
yān duàn qié lán yù bào hūn, zhú shāo fēng yǔ luàn fēn fēn.
煙斷伽藍欲報昏,竹梢風雨亂紛紛。
xuán zhī jiè zhěn shān yāo shě, hún mèng yǐ suí chāo huà yún.
懸知借枕山腰舍,魂夢已隨超化云。
“懸知借枕山腰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