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婦赴虛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田婦赴虛還”全詩
溪翁隨水上,田婦赴虛還。
幻境夢占夢,畏涂山復山。
乾坤有馀地,閑處著衰顏。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秋晚十詠·晚望》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晚十詠·晚望》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上倚在江閣上,冷風吹拂著。夜晚的云朵低垂得近乎觸手可及。小船隨著水流而行,田婦們歸家返鄉。仿佛進入了一個幻境或者夢中的夢境,心生畏懼,山巒又接連不斷出現。廣闊的天地似乎有著無盡的空間,而我只是在一個靜謐的角落里,顏面已經顯現衰老的痕跡。
詩意:
這首詩以秋晚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江閣上的觀景體驗。通過描寫冷風、低垂的云朵、小船、田婦和連綿的山巒,詩人傳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考。詩中展現了一種幻境般的體驗,讓人感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錯覺,以及生命的短暫和人的渺小。
賞析:
《秋晚十詠·晚望》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在秋晚的靜思之境。詩人倚在江閣上,憑借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冷風、低垂的云朵以及連綿的山巒,都是通過具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寂靜而幽遠的氛圍,使人感受到秋天的靜謐和深沉。詩中的幻境和夢境的意象,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思考,展示了人對于生命的感悟和對世界的疑問。詩人的衰顏和閑處,透露出一種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認知,也暗示了人的存在在廣闊的宇宙中的微小和渺茫。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深思和感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田婦赴虛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shí yǒng wǎn wàng
秋晚十詠·晚望
hán rì yǐ jiāng gé, wǎn yún dī kě pān.
寒日倚江閣,晚云低可攀。
xī wēng suí shuǐ shàng, tián fù fù xū hái.
溪翁隨水上,田婦赴虛還。
huàn jìng mèng zhān mèng, wèi tú shān fù shān.
幻境夢占夢,畏涂山復山。
qián kūn yǒu yú dì, xián chù zhe shuāi yán.
乾坤有馀地,閑處著衰顏。
“田婦赴虛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