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與江湖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思與江湖廓”全詩
小綠綴肥梅,疏青隕驚籜。
周遭不盈丈,思與江湖廓。
幽人百虛空,得立聽鳴壑。
物我偶俱忘,何必知魚樂。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群玉五詠·百花洲》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群玉五詠·百花洲》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一個美麗的花園為主題,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觀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融洽。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芳洲面林薄,山響疏泉落。
小綠綴肥梅,疏青隕驚籜。
周遭不盈丈,思與江湖廓。
幽人百虛空,得立聽鳴壑。
物我偶俱忘,何必知魚樂。
詩意和賞析:
《群玉五詠·百花洲》通過對花園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首先,詩人描述了芳洲面對林木稀疏的景象,山間回響著清脆的泉水聲,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接著,詩人提到了綠樹下點綴著肥美的梅花,疏散的竹林中驚起了青色的籜葉,這些細節描寫增添了花園的生機和活力。
詩中還描述了花園的規模,周圍不過數丈的范圍,但卻能引發詩人對江湖廣闊胸懷的思考。詩人認為,即使身處這么小的花園,也能感受到江湖的遼闊與壯麗,這體現了詩人豁達超脫的心態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花園中靜靜傾聽的心境,他將自己融入到幽靜的環境之中,感受百虛空靈的境界。在這樣的境地中,物我之間的界限消失,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忘卻了俗世的喧囂。詩人提問,為什么還需要知道魚兒的快樂呢?這是對于人們追求內心寧靜與超然境界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花園美景,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以及對人與自然融洽的向往。展示了一種超越物我界限的寧靜境界,引發人們對內心深處寧靜與自由的思考。
“思與江湖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ún yù wǔ yǒng bǎi huā zhōu
群玉五詠·百花洲
fāng zhōu miàn lín báo, shān xiǎng shū quán luò.
芳洲面林薄,山響疏泉落。
xiǎo lǜ zhuì féi méi, shū qīng yǔn jīng tuò.
小綠綴肥梅,疏青隕驚籜。
zhōu zāo bù yíng zhàng, sī yǔ jiāng hú kuò.
周遭不盈丈,思與江湖廓。
yōu rén bǎi xū kōng, dé lì tīng míng hè.
幽人百虛空,得立聽鳴壑。
wù wǒ ǒu jù wàng, hé bì zhī yú lè.
物我偶俱忘,何必知魚樂。
“思與江湖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