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戈天上駐斜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揮戈天上駐斜日”全詩
飽食起來舞金剛,揮戈天上駐斜日。
底事年來到骨窮,炙蒲脯苔誑腹空。
斗牛一飯期五日,一半又聽闍黎鐘。
啄腐吞腥將日削,天公作意殊不惡。
十圍漸化楊柳輕,因馭冷風上寥廓。
分類:
《鼓腹謠》鄧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鼓腹謠》是宋代詩人鄧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豐盛而繁華的景象,通過對食物、武器和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生活的奢華和豪放。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鼓腹謠
當時大鑊四十石,
餡粗如柱餅八尺。
飽食起來舞金剛,
揮戈天上駐斜日。
底事年來到骨窮,
炙蒲脯苔誑腹空。
斗牛一飯期五日,
一半又聽闍黎鐘。
啄腐吞腥將日削,
天公作意殊不惡。
十圍漸化楊柳輕,
因馭冷風上寥廓。
譯文:
當時有一個大鐵鍋,能裝四十石的糧食,
餡料粗大,像柱餅一樣高達八尺。
吃得飽了,人們跳起舞來,像金剛一樣威武,
揮舞著戈矛,將天上的太陽固定在斜日的位置。
然而時光流逝,歲月使人們變得窮困,
現在只能飲食簡單,蒲脯炙烤過的味道已經蕩然無存。
一頓飯要等上五天的時間,
只能靠聽闍黎敲打的鐘聲來度日。
鳥兒啄食腐肉,吞食著腥味,日子一天天減少,
然而上天對此并不厭惡。
周圍的景物逐漸變得柔和,楊柳搖曳起來很輕盈,
因為冷風的吹拂,人們心境上漸漸放松,感受到了廣闊的空曠。
詩意和賞析:
《鼓腹謠》以生動的描繪展示了一個過去華麗、繁榮的時代,與現實中貧困、艱辛的境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詞通過食物、戰爭和自然景觀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充實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觸動。詩中的鍋、美食和舞蹈形象描繪了過去的奢華與豪放,而貧困、簡單的生活則體現了現實的艱辛和無奈。然而,詩人并未抱怨或沮喪,而是以一種寬容和平靜的心態面對現實。最后,詩中的楊柳和冷風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寬廣和堅韌,使人們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的自在與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描繪了一個充滿韻味和意境的畫面,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變遷。它既反映了宋代社會的興盛和崩潰,也表達了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與對困境的坦然接受。《鼓腹謠》以其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形態描繪,讓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深思生活的變遷和人生的哲理。
“揮戈天上駐斜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fù yáo
鼓腹謠
dāng shí dà huò sì shí shí, xiàn cū rú zhù bǐng bā chǐ.
當時大鑊四十石,餡粗如柱餅八尺。
bǎo shí qǐ lái wǔ jīn gāng, huī gē tiān shàng zhù xié rì.
飽食起來舞金剛,揮戈天上駐斜日。
dǐ shì nián lái dào gǔ qióng, zhì pú pú tái kuáng fù kōng.
底事年來到骨窮,炙蒲脯苔誑腹空。
dòu niú yī fàn qī wǔ rì, yī bàn yòu tīng dū lí zhōng.
斗牛一飯期五日,一半又聽闍黎鐘。
zhuó fǔ tūn xīng jiāng rì xuē, tiān gōng zuò yì shū bù è.
啄腐吞腥將日削,天公作意殊不惡。
shí wéi jiàn huà yáng liǔ qīng, yīn yù lěng fēng shàng liáo kuò.
十圍漸化楊柳輕,因馭冷風上寥廓。
“揮戈天上駐斜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