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鴻翻夕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鴻翻夕陽”全詩
署分刊竹簡,書蠹護蕓香。
馬色關城曉,蟬聲驛路長。
石渠榮正禮,蘭室重元方。
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暫傷。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瑤瑟激凄響,
征鴻翻夕陽。
署分刊竹簡,
書蠹護蕓香。
馬色關城曉,
蟬聲驛路長。
石渠榮正禮,
蘭室重元方。
不作經年別,
離魂亦暫傷。
中文譯文:
玉瑟發出凄涼的聲響,
征程中的雁群翻飛在夕陽下。
將官的名字刻在竹簡上,
書蠹保護著書籍的芬芳香氣。
黎明時分,馬兒的色彩在關城里閃耀,
蟬鳴聲伴隨著漫長的驛路。
石渠河畔的繁榮彰顯著莊嚴的禮儀,
蘭室中重要人物為元方慶賀。
雖然只是暫時的分別,
但離別之魂也會受到一些傷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送別許著作分司東都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人以瑤瑟的聲音和征程中翻飛的雁群作為開頭,通過音響和視覺的表現手法,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隨后,詩人提到將官的名字刻在竹簡上,書蠹則是指書籍上的蟲蛀,護蕓香指的是書籍中的香氣。這些描寫表達了對書籍和將官的珍視和保護之意,也體現了對文化和知識傳承的重視。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黎明時分和驛路上的景象,馬兒的色彩在關城中閃耀,蟬鳴聲伴隨著漫長的驛路。這些描寫增強了詩詞的寫實感,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情感。石渠河畔的繁榮彰顯著莊嚴的禮儀,蘭室重要人物為元方慶賀,這里可以理解為對許著作分司東都的祝福和贊美。詩人雖然表示這次別離只是暫時的,但即便是短暫的別離也會帶來一些傷痛和離別之魂的感傷。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景物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將官和書籍的珍視,以及對離別情感的體驗。同時,通過運用音響、視覺和情感的表現手法,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力,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征鴻翻夕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ǔ zhù zuò fēn sī dōng dōu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
yáo sè jī qī xiǎng, zhēng hóng fān xī yáng.
瑤瑟激凄響,征鴻翻夕陽。
shǔ fēn kān zhú jiǎn, shū dù hù yún xiāng.
署分刊竹簡,書蠹護蕓香。
mǎ sè guān chéng xiǎo, chán shēng yì lù cháng.
馬色關城曉,蟬聲驛路長。
shí qú róng zhèng lǐ, lán shì zhòng yuán fāng.
石渠榮正禮,蘭室重元方。
bù zuò jīng nián bié, lí hún yì zàn shāng.
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暫傷。
“征鴻翻夕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