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是潘郎已白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是潘郎已白頭”全詩
只今楚客多愁思,況是潘郎已白頭。
何處有山堪寄老,此時無月亦登樓。
寸心或是孤云起,浩蕩天涯不可收。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和陳舜弼中秋有感三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陳舜弼中秋有感三首》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宦海中輾轉多年、感慨萬千的心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宦海浮沉久倦游,
一聲云雁一襟秋。
只今楚客多愁思,
況是潘郎已白頭。
何處有山堪寄老,
此時無月亦登樓。
寸心或是孤云起,
浩蕩天涯不可收。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馮時行在宦海中漂泊多年、旅途勞頓的疲憊感受。他通過描繪中秋時節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憂思。楚客指的是身處荊楚地區的客居者,他們思念家鄉、感嘆歲月流轉所帶來的變遷。潘郎是指潘安,潘安是古代傳說中的一個美男子,用來象征光陰易逝、歲月不饒人。詩人借用楚客和潘郎的形象,突顯了自己的愁思和年華的老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中秋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馮時行對宦海生涯的疲憊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詞中的"宦海浮沉久倦游"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中長期奔波、勞累的心情。"一聲云雁一襟秋"則通過描寫孤雁飛過的聲音和秋天的景象,凸顯了孤寂和凄涼的氛圍。"只今楚客多愁思,況是潘郎已白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光陰流轉的感慨。"何處有山堪寄老,此時無月亦登樓"描繪了作者對山水之間的寄托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最后兩句"寸心或是孤云起,浩蕩天涯不可收"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蒼茫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整首詩詞以中秋為線索,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抒發情感,展示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矛盾和紛擾。他在宦海中久倦游的同時,也對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產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憂慮。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憂思之情,也引發了對人生、光陰和命運等永恒主題的思考。
“況是潘郎已白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 shùn bì zhōng qiū yǒu gǎn sān shǒu
和陳舜弼中秋有感三首
huàn hǎi fú shěn jiǔ juàn yóu, yī shēng yún yàn yī jīn qiū.
宦海浮沈久倦游,一聲云雁一襟秋。
zhǐ jīn chǔ kè duō chóu sī, kuàng shì pān láng yǐ bái tóu.
只今楚客多愁思,況是潘郎已白頭。
hé chǔ yǒu shān kān jì lǎo, cǐ shí wú yuè yì dēng lóu.
何處有山堪寄老,此時無月亦登樓。
cùn xīn huò shì gū yún qǐ, hào dàng tiān yá bù kě shōu.
寸心或是孤云起,浩蕩天涯不可收。
“況是潘郎已白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