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藤蘿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散漫藤蘿外”全詩
云山如有舊,草木半無名。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鳴。
乾坤清絕地,猶覺是升平。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游東郊以園林無俗情為韻得情字二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東郊以園林無俗情為韻得情字二首》是馮時行所作的宋代詩詞。詩中通過描繪東郊的園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俗世情感的超越和對自然清幽之境的贊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散漫藤蘿外,飄然猿鶴情。
云山如有舊,草木半無名。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鳴。
乾坤清絕地,猶覺是升平。
詩意:
詩詞以東郊園林為背景,通過描繪藤蘿紛飛的景象,展現了猿猴和仙鶴自由自在的情態。云山若有舊時的氛圍,而草木卻沒有名字,暗示著這里的景色宛如古代的仙境,但卻沒有被人所熟知。詩人隔著竹林可以看到寺廟里飄揚的旗幟,前方村莊的木槌和砧杵敲擊的聲音。整個天地間都洋溢著清幽寧靜的氛圍,仿佛是一個寧靜祥和的時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園林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致的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藤蘿的散漫飄揚和猿猴、仙鶴的情態,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超越塵俗的心境。云山所帶來的古舊氛圍和草木的無名狀態,揭示了這個地方的獨特之處,它既有古代仙境的氣息,又沒有被世人所熟知。隔竹林看到寺廟旗幟飄揚,聽到村莊的杵鳴聲,傳遞了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仿佛是在詩人的心靈中引發了一種升平的感受。整首詩詞以東郊園林為背景,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作者對超越塵俗和追求寧靜境界的向往和贊美。
“散漫藤蘿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dōng jiāo yǐ yuán lín wú sú qíng wèi yùn dé qíng zì èr shǒu
游東郊以園林無俗情為韻得情字二首
sǎn màn téng luó wài, piāo rán yuán hè qíng.
散漫藤蘿外,飄然猿鶴情。
yún shān rú yǒu jiù, cǎo mù bàn wú míng.
云山如有舊,草木半無名。
gé zhú sì fān chū, qián cūn zhēn chǔ míng.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鳴。
qián kūn qīng jué dì, yóu jué shì shēng píng.
乾坤清絕地,猶覺是升平。
“散漫藤蘿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