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欹竹枕倦吟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欹竹枕倦吟哦”全詩
本來無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二十五聲秋點冷,百千萬緒客愁多。
海山寂寬應如此,琴自無弦一放歌。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秋夜書事》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書事》是宋代馮時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燈光昏暗,文書隔離在縠羅帷幕之后,
我寒冷地倚著竹枕,疲倦地吟唱。
本來無所事事,卻陷入了迷人的思緒之中,
意欲撩撥人心,卻被雨水所阻。
二十五聲音調中透著秋天的寒冷,
無數的瑣事使客人們心生愁緒。
海和山靜謐寬廣,應該如此安靜,
我的琴自然地無弦,一曲高歌。
詩意和賞析:
《秋夜書事》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詩人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詞以燈光昏暗、縠羅帷幕和竹枕等細膩的描寫,烘托出一種寂寥、冷清的氛圍。詩人身處其中,心生寂寞和疲倦,通過吟唱來發泄內心的情感。
詩詞中描繪了詩人本來無所事事的狀態,但卻陷入了迷人的思緒之中,表達了他愿意通過文字來撩撥人心的愿望。然而,窗外的雨聲使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意愿,增添了一絲無奈和無力感。
詩詞的后半部分以秋天的聲音為線索,通過二十五聲音調,表達了秋天的寒冷和沉寂。客人們身處其中,面對瑣事紛繁,心生愁緒。接著,詩人以海山靜謐寬廣的景象來對應客人們的彷徨不安,以琴自無弦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心情的舒暢,一曲高歌盡情發泄內心的情感。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構建了一幅秋夜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迷茫和對自由表達的渴望。
“寒欹竹枕倦吟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shū shì
秋夜書事
dēng àn wén shū gé hú luó, hán yī zhú zhěn juàn yín é.
燈暗文書隔縠羅,寒欹竹枕倦吟哦。
běn lái wú shì xiāo hún dé, zuò yì liáo rén nài yǔ hé.
本來無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èr shí wǔ shēng qiū diǎn lěng, bǎi qiān wàn xù kè chóu duō.
二十五聲秋點冷,百千萬緒客愁多。
hǎi shān jì kuān yīng rú cǐ, qín zì wú xián yī fàng gē.
海山寂寬應如此,琴自無弦一放歌。
“寒欹竹枕倦吟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