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質向人如有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弱質向人如有托”全詩
弱質向人如有托,清香絕世本無心。
會逢仙老收靈藥,不用騷人費苦吟。
十載豈無陶靖節,東籬蕭索待知音。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感事詠菊》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事詠菊》是宋代馮時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花冷艷為誰發,
霜露泠泠祗汝侵。
弱質向人如有托,
清香絕世本無心。
譯文:
寒花冷艷為誰綻放,
霜露冰冷只侵襲你。
柔弱的品質似乎有所寄托,
清香絕世本無所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感慨和贊美。菊花的傲然和冷艷讓人不禁思考它為誰而開放。寒冷的霜露只有它才能承受。作者通過菊花的形象,暗示了自己的柔弱和對他人的期待。菊花的香氣純粹無欲,本身并不追求名利。作者希望自己能像菊花一樣,保持純真和淡泊,不被外界的浮華所侵擾。
詩中還提到了會逢仙老收靈藥,不用騷人費苦吟,暗示了作者對真正的智者和知音的期待。他希望能有機會遇到一位仙人或智者,以獲得真正的智慧和靈感,而不是像那些浮華的文人一樣費盡心思地追求虛榮和名利。
最后兩句“十載豈無陶靖節,東籬蕭索待知音”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等待知音的心情。他認為自己已經過去了十年,卻仍然沒有找到一個真正欣賞他的人。東籬的寂寥和冷清象征著作者心靈的孤獨。他期待能夠遇到一個真正了解他內心世界的知音,與之相互理解、共享人生的喜怒哀樂。
這首詩詞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和自身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純真和淡泊的向往,以及對知音和理解的渴望。它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追求真實、純粹的態度,給人一種深思和共鳴的感覺。
“弱質向人如有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shì yǒng jú
感事詠菊
hán huā lěng yàn wèi shuí fā, shuāng lù líng líng zhī rǔ qīn.
寒花冷艷為誰發,霜露泠泠祗汝侵。
ruò zhì xiàng rén rú yǒu tuō, qīng xiāng jué shì běn wú xīn.
弱質向人如有托,清香絕世本無心。
huì féng xiān lǎo shōu líng yào, bù yòng sāo rén fèi kǔ yín.
會逢仙老收靈藥,不用騷人費苦吟。
shí zài qǐ wú táo jìng jié, dōng lí xiāo suǒ dài zhī yīn.
十載豈無陶靖節,東籬蕭索待知音。
“弱質向人如有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