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云峰出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云峰出沒”全詩
斷云峰出沒,殘照水分明。
遠意誰能共,長亭空有情。
從今離別夢,逐夜到江城。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彭山道中》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彭山道中》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彭山道路上的旅行景象和內心感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離愁別緒和對旅途的思考。詩的開篇,作者感嘆人生的無常和徒勞,認為劫難和困境是無法回避的,但仍然堅持繼續前行。接著,詩人描繪了斷斷續續的云霧在山峰之間出沒,夕陽的余暉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壯麗的景色。這里,云霧和夕陽的描繪可以被視為作者心境的投射,顯示了他內心的波瀾和矛盾。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離別之情。他感慨自己的遠思難以與他人共享,長亭雖然存在,卻沒有真切的情感交流。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離別之夢,他整夜追尋著這個夢境,前往江城。這里,江城可以被視為一個象征,代表著離別和未知的未來。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旅行中的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對旅途的思索,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之苦。
中文譯文:
劫劫真無謂,遲遲再有行。
斷云峰出沒,殘照水分明。
遠意誰能共,長亭空有情。
從今離別夢,逐夜到江城。
“斷云峰出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g shān dào zhōng
彭山道中
jié jié zhēn wú wèi, chí chí zài yǒu xíng.
劫劫真無謂,遲遲再有行。
duàn yún fēng chū mò, cán zhào shuǐ fèn míng.
斷云峰出沒,殘照水分明。
yuǎn yì shuí néng gòng, cháng tíng kōng yǒu qíng.
遠意誰能共,長亭空有情。
cóng jīn lí bié mèng, zhú yè dào jiāng chéng.
從今離別夢,逐夜到江城。
“斷云峰出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