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徵清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客徵清賞”全詩
雨差肥水面,春恰染山衣。
破綠苔迎屐,藏寒竹擁扉。
云融開別浦,天凈見孤飛。
語響留舟壑,杯光艷落暉。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西山一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山一首》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有客徵清賞,攜筇上翠微。
雨差肥水面,春恰染山衣。
破綠苔迎屐,藏寒竹擁扉。
云融開別浦,天凈見孤飛。
語響留舟壑,杯光艷落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客人征求伴侶一同游覽西山的情景。他帶著手杖踏上了翠微山,山上的雨水灑在肥沃的土地上,春天的氣息正好染上了山間的衣裳。綠苔破碎地隨著行人的腳步迎接,寒冷的竹子環繞著小門。云彩在離別的港灣上散開,清澈的天空中獨自飛翔。言語回響在舟船和山谷之間,酒杯的光芒在黃昏中綻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西山的景色和情境。作者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示了大自然與人之間的和諧共生。詩中的清新自然的景色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間。作者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使詩歌充滿了生命力和美感。通過描寫雨水、山衣、苔蘚、竹子等細節,將自然景色與季節交融在一起,傳達出春天的獨特魅力。同時,詩中的離別和孤飛的意象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引發讀者對人生離別和獨處的感慨。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內心的思考。它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情境遇的描繪,展示了馮時行對于生命和自然的敏銳觸覺和獨特感悟。讀者可以通過欣賞這首詩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對生活和人情的思索和領悟。
“有客徵清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ān yī shǒu
西山一首
yǒu kè zhēng qīng shǎng, xié qióng shàng cuì wēi.
有客徵清賞,攜筇上翠微。
yǔ chà féi shuǐ miàn, chūn qià rǎn shān yī.
雨差肥水面,春恰染山衣。
pò lǜ tái yíng jī, cáng hán zhú yōng fēi.
破綠苔迎屐,藏寒竹擁扉。
yún róng kāi bié pǔ, tiān jìng jiàn gū fēi.
云融開別浦,天凈見孤飛。
yǔ xiǎng liú zhōu hè, bēi guāng yàn luò huī.
語響留舟壑,杯光艷落暉。
“有客徵清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