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咽敗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蟬咽敗柳”全詩
愁與燕鴻遠,心同楚客悲。
寒蟬咽敗柳,幽鷺來清池。
誰與話舊事,淚蘚空在衣。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山居生活中的景象。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歸了無日,先壟掃何時。
譯文:已經多少日子沒有北歸了,田地的壟坎何時才能整理。
詩意:詩人在山居中思念北方的家鄉,渴望早日回去,但卻無法確定具體的歸期。也表達了農事的辛勞和耕作的責任感。
賞析: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北歸的渴望和對農事的關注。在山居的生活中,詩人思念家鄉,期盼早日回去,卻又被現實的農事所困擾,不得不先行處理田地的壟坎。這種矛盾的情感和責任感使得詩人的心情愈發復雜。
愁與燕鴻遠,心同楚客悲。
譯文:憂愁與燕雁飛得很遠,內心與楚地的游子同樣悲傷。
詩意:詩人感到自己的憂愁和孤獨像南飛的燕雁一樣遙遠,內心的悲傷與遠離家鄉的楚地游子同樣深沉。
賞析: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山居中的孤獨和憂愁。燕雁是候鳥,南飛時常讓人感到無助和孤獨,詩人將自己的憂愁與這種孤獨感聯系起來,表達了自己的內心痛苦。同時,將自己的心情與楚地游子的悲傷相對應,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離鄉之苦。
寒蟬咽敗柳,幽鷺來清池。
譯文:寒蟬聲漸漸消逝在凋落的柳樹中,幽靜的鷺鳥飛來清澈的池塘。
詩意: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寒蟬的噪音逐漸消失,象征著秋天的來臨,而幽靜的鷺鳥飛來清澈的池塘則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
賞析:這兩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季節的變遷。寒蟬鳴叫聲漸漸消失,意味著秋天的到來,柳樹也開始凋零。而幽靜的鷺鳥飛來清澈的池塘,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與前面表達的憂愁和離鄉之苦形成鮮明的對比。
誰與話舊事,淚蘚空在衣。
譯文:無人可以傾訴舊時光,淚水干涸在衣衫上。
詩意:詩人感嘆無人可以與自己分享過去的經歷和回憶,內心的悲傷只能傾訴給自己,淚水已經干涸在衣衫上。
賞析: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山居中的孤獨和無人傾訴的心情。詩人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可以與自己分享舊時光的人,但卻無法找到,只能將悲傷和回憶留給自己。淚水干涸在衣衫上,暗示詩人的悲傷已經久久不能釋放,留下了心靈的創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山居雜詩九十首》通過描繪山居生活中的景象和自然景物,抒發了詩人對歸鄉的思念、對孤獨和憂愁的感受,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無人傾訴的思考。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展現了自己內心的復雜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寒蟬咽敗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běi guī liǎo wú rì, xiān lǒng sǎo hé shí.
北歸了無日,先壟掃何時。
chóu yǔ yàn hóng yuǎn, xīn tóng chǔ kè bēi.
愁與燕鴻遠,心同楚客悲。
hán chán yàn bài liǔ, yōu lù lái qīng chí.
寒蟬咽敗柳,幽鷺來清池。
shuí yǔ huà jiù shì, lèi xiǎn kōng zài yī.
誰與話舊事,淚蘚空在衣。
“寒蟬咽敗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