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宜清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拂水宜清聽”全詩
拂水宜清聽,凌空散迥音。
舂容時未歇,搖曳夜方深。
月下和虛籟,風前間遠砧。
凈兼寒漏徹,閑畏曙更侵。
遙相千山外,泠泠何處尋。
《寒夜聞霜鐘》鄭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夜聞霜鐘》是唐代詩人鄭絪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霜鐘初應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聽,凌空散迥音。
舂容時未歇,搖曳夜方深。
月下和虛籟,風前間遠砧。
凈兼寒漏徹,閑畏曙更侵。
遙相千山外,泠泠何處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寒夜中傳來的霜鐘聲,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聽到了初響的霜鐘聲,它猶如按照規律而發出的聲音,從深林中寂靜地傳出來。這里的霜鐘可以被理解為寒冷的冬夜中鐘聲的象征,也可以是寂靜夜晚中心靈的抒發。
接著,詩人描述了這鐘聲拂過水面的聲音,清澈而宜人,仿佛在空中散播開來,回蕩在夜空中。這里的拂水聲和散迥音可以被視為自然界中的聲音,與寒夜里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
然后,詩人提到了自己內心的痛苦與不安。他的容顏時而明亮,時而暗淡,搖曳在深邃的夜色中。這種描寫可能是在表達詩人內心的動蕩和思緒的起伏,也可能是在借夜色的深沉來突出詩人的孤寂感。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月下的和虛籟,風前傳來的遠砧聲。這里的和虛籟可以理解為夜晚中的悠揚聲音,而遠砧聲則是遠處的蟲鳴聲。這些聲音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靜謐和詩人的孤獨。
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清冷的夜晚中的寂靜,寒冷和潮濕的感覺。他害怕黎明的到來,因為它會打破這種寧靜和孤寂。詩人感嘆自己與千山萬水的距離遙遠,不知道這鐘聲從何處傳來。
整首詩通過描繪寒夜中的霜鐘聲和自然聲音,以及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于寂靜與孤獨的感悟和思考。同時,詩人也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凸顯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奈。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通過聲音的傳遞和心靈的抒發,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與思索。
“拂水宜清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yè wén shuāng zhōng
寒夜聞霜鐘
shuāng zhōng chū yīng lǜ, jì jì chū zhòng lín.
霜鐘初應律,寂寂出重林。
fú shuǐ yí qīng tīng, líng kōng sàn jiǒng yīn.
拂水宜清聽,凌空散迥音。
chōng róng shí wèi xiē, yáo yè yè fāng shēn.
舂容時未歇,搖曳夜方深。
yuè xià hé xū lài, fēng qián jiān yuǎn zhēn.
月下和虛籟,風前間遠砧。
jìng jiān hán lòu chè, xián wèi shǔ gèng qīn.
凈兼寒漏徹,閑畏曙更侵。
yáo xiāng qiān shān wài, líng líng hé chǔ xún.
遙相千山外,泠泠何處尋。
“拂水宜清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