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閣道流今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紫閣道流今不見”全詩
紫閣道流今不見,紅樓禪客早曾聞。
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覽彩箋佳句滿,何人更詠惠休文。
分類: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舊游》鄭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舊游》是唐代鄭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年偶逐鴛鸞侶,
弱歲多從糜鹿群。
紫閣道流今不見,
紅樓禪客早曾聞。
松齋月朗星初散,
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覽彩箋佳句滿,
何人更詠惠休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中年時的心境和對往事的懷念之情。詩人在東亭望月之際,聯想到過去與友人共游紫閣的情景,而如今紫閣蕩然無存。他也聽聞禪客在紅樓中修行,時光匆匆。此時,月明星稀,松齋中的月光透過苔砌的霜花灑在地上,夜幕將至。詩人展開扇子,翻閱彩紙上的佳句,不禁想起誰會繼續吟詠這些優美的文辭。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通過描繪中年時期的心情和懷舊之情,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友情的思念。詩中以東亭望月為背景,展示了月色、星辰、苔砌的細膩描繪。紫閣和紅樓則象征著詩人年少時的歡愉和友誼,而現在紫閣已經不見,紅樓中的禪客也早已離去,表達了時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
詩人以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的描寫,表現出秋夜的寂靜和凄涼,同時也呼應了詩人中年的心情。最后,詩人展開彩紙,回憶起過去與友人一起寫作的時光,對繼續創作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也透過其中。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描寫細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寄托,展現了詩人對過去友情和文學創作的懷念與留戀之情。
“紫閣道流今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chóu xuān shàng rén jiǔ yuè shí wǔ rì dōng tíng wàng yuè jiàn zèng yīn huái zǐ gé jiù yóu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舊游
zhōng nián ǒu zhú yuān luán lǚ, ruò suì duō cóng mí lù qún.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
zǐ gé dào liú jīn bú jiàn,
紫閣道流今不見,
hóng lóu chán kè zǎo céng wén.
紅樓禪客早曾聞。
sōng zhāi yuè lǎng xīng chū sàn, tái qì shuāng fán yè yù fēn.
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yī lǎn cǎi jiān jiā jù mǎn, hé rén gèng yǒng huì xiū wén.
一覽彩箋佳句滿,何人更詠惠休文。
“紫閣道流今不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